本報記者 郭冀川
“如同Mac(蘋果電腦)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Vision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自6月6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的講話,讓“空間計算”這個專業技術成為近期的市場熱點。
A股空間計算概念股應運而生,測繪股份、恒華科技等公司受到熱捧。“貴司有空間計算嗎?”亦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被反復提及。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益于蘋果公司提出的空間計算,A股相關概念股紛紛上漲,“混合現實(MR)”題材再度受到關注。
空間計算開啟元宇宙入口?
什么是空間計算?跟蹤蘋果供應鏈多年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稱,空間計算=3D交互設計+3D電腦圖像。雖然空間計算并不是蘋果公司首先提出的,但卻因VisionPro的發布而走入了公眾視野。
蒂姆·庫克用“首個空間計算系統平臺”來形容蘋果對VisionPro的定位。從概念上看,空間計算作為一種技術,可以無縫地混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讓兩個世界可以相互感知、理解和交互,創造前所未有的體驗。落到產品上,VisionPro作為MR頭顯設備,給用戶呈現了一塊無邊屏幕,它不僅能夠隨意調整尺寸,還能放置在現實環境或虛擬空間中,這些都源自空間計算的技術加持。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林建明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空間計算受到業內關注,不僅因為蘋果公司作為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影響力,還因為空間計算將MR設備帶向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貫穿軟硬件的系統性工程,空間計算的組件可以包括物聯網、數字孿生、環境計算、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和物理控制等,它重新定義了人與空間的關系,可以把各種空間打造成虛實融合的元宇宙入口,蘊藏著巨大的產業價值。
工信部新基建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元宇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說:“空間計算是兼具采集、獲取、處理和交互三維化多模態數據為一體的技術,在個人計算、移動計算的基礎上融入真實物理場景,達成人、物、場的實時互動。隨著MR設備的逐漸成熟,空間計算將成為承載下一代3D互聯網的重要基建技術,使人們能在虛實融合的世界中設計、創造內容并與之互動,并產生海量數據生產要素,拉動數字經濟發展。”
泰伯智庫發布的《元宇宙與空間計算市場機遇研究報告(2022)》顯示,中國元宇宙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到達4500億元,與空間計算相關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225億元,元宇宙的場景實現將在2030年滲透到工業與金融等領域,并在2050年實現多個場景較為全面的虛實共生,全場景空間計算、高沉浸感交互、視覺定位和空間預測模型等技術將持續獲得突破。
商業落地不僅限于MR頭顯設備
VisionPro的發布,讓空間計算成為業內關注的科技趨勢,而且空間計算和大多數當前熱門的技術有關,尤其是空間計算讓人機交互界面擺脫了屏幕限制,以立體的形式環繞在人們周圍,也為眾多產業帶來創新發展的空間。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朱幼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空間計算可以在未來帶來眾多領域的變化,如游戲和娛樂方面,空間計算可為游戲和娛樂產業提供更高度的交互性和社交性,使玩家能夠更深入地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空間計算可促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擴大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應用的范圍,例如虛擬現實電影、場地體驗等。此外,空間計算可為教育和培訓領域帶來新的機會,例如虛擬課堂、演示和模擬等。
朱幼平說:“空間計算對于MR頭顯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設備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幀率和響應速度,具備多功能性和全方位追蹤、舒適和佩戴方便等。”
林建明補充道,不只是MR頭顯設備,空間計算有望帶來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車聯網、虛擬現實等多個產業發展。例如在自動駕駛領域,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和多模態計算,來識別周邊環境、移動物體和人就是典型的空間計算,應用更強的算法和芯片,車輛可以挑戰更復雜的地形和駕駛場景。空間計算技術為各行業帶來更高效、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空間計算被業內關注,上市公司也陸續公布了自身涉足空間計算的領域。德必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德必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智鏈合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以智慧化手段推進我國產辦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型互聯網公司。在智慧園區系統的前沿探索中,正不斷實踐和運用空間計算技術,以提高園區智慧化程度。
利亞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將與合作伙伴合作將空間計算逐步進入應用層。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虛擬動點科技有限公司的空間計算技術已為多領域用戶提供不同的技術支撐,如幫助湖南衛視采集演員動作驅動數字主持人小漾;幫助南湖研究院輔助無人機定位開發等。
張翠霞說:“空間計算技術帶來MR頭顯設備領域一次跨越式發展,并在遠程協同辦公、社交娛樂等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要清晰地認識到,作為一個前沿科技,空間計算的研發投入較高,相關商業化有待進一步成型,是一個中長期的科技賽道。”
(編輯 孫倩)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