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鋰資源價格持續升高,尋找鋰替代物成了行業共識,而鈉離子電池以其高安全性、高性價比等特性,被廣泛認為是未來新能源電池的重要產品之一。近兩年來,鈉離子電池學術研究和產業應用熱度持續上升,上市公司也紛紛下場布局搶灘鈉離子電池藍海。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均認為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并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鏈的逐步完善,鈉離子電池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
多家公司布局鈉離子電池
6月9日,維科技術發布了2023年度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預案(修訂稿),公司擬募資總額不超過3億元用于年產2GWh鈉離子電池項目。維科技術稱,近年來,行業內傳統鋰電池廠商及新興電池廠商都在加大布局鈉離子電池產品,本次募投項目的建設有助于公司緊抓產業機會,打開成長空間。
據悉,維科技術早在2019年就開始布局鈉離子電池,當年,公司與浙江鈉創就“鈉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展開初步探索合作,并試制成功鈉離子電池,測試結果良好,目前,公司鈉電業務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市場。
一位研究動力電池行業的機構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兩年鈉離子電池有望迎來快速增長。鈉離子電池具有原材料成本優勢,同時具備安全性以及大倍率充放電等性能特點,未來有望在各類低速電動車和儲能等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預計之后鈉離子電池在電化學儲能領域、電動兩輪車領域及A00級電動車領域滲透率將不斷提升,維科技術通過戰略布局鈉離子電池業務,有望打開更多成長空間。”
除維科技術外,今年以來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鈉離子電池的相關布局進展。6月1日,普利特發布公告稱擬投資102億元建設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項目。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二期投資約30億元建設6GWh圓柱電池項目;三期投資約42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5月底,傳藝科技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一期4.5GWh項目正在產能爬坡期,產能爬坡和市場開拓均正常開展。
據浙商證券梳理,當前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企業處于研發和技術儲備階段;百川股份等公司處于小試階段;鵬輝能源、同興環保、傳藝科技等進入中試階段;寧德時代、維科技術、孚能科技處于量產布局初期,具有明確的產能規劃。
除電池外,另有多家上市公司覆蓋鈉離子電池正極、負極等多個生產環節。例如,容百科技已具備納電正極噸級生產能力,正在配合下游客戶規劃開發的鈉離子電池;在負極材料方面,杉杉股份鈉離子電池用硬碳產品已實現海外客戶的送樣驗證,國內客戶已實現噸級銷售。
行業尚處產業化初期
業內普遍認為2023年是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元年,根據《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預測,到2023年年底全行業將形成13.5GWh的鈉離子電池專用量產線產能,到2030年鈉離子電池的實際出貨量將達到347.0GWh。
對此說法,看懂經濟平臺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布局鈉離子電池,這表明市場對鈉離子電池的前景和潛力有著很高的期望,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鏈的逐步完善,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會不斷降低,性能和穩定性也會提升,市場需求會不斷增加。”
但相關專家還提示,按照目前業內規劃,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還處于初期階段,2023年可能會是鈉離子電池量產元年,未來的路依舊還有很長。
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繼茂表示:“當前鈉離子電池核心技術路線仍存在爭議,同時還存在供應鏈不充分、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鈉離子資源儲備難以快速轉化為成本優勢。雖然不少電池企業宣布其鈉離子電池今年將開啟量產,但實際上車企公布配套的車型卻不多。”
據悉,目前“官宣”配套鈉離子電池的車型只有奇瑞iCAR03、思皓花仙子、江鈴集團新能源EV3等車型,其中多為微型電動車。
因此,張雪峰建議:“相關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不斷提升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加強市場營銷,積極拓展應用領域,才能在未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編輯 袁元)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