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近日,華南、華東、華中等地的高溫天氣,讓空調市場也跟著“升溫”。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內空調市場產銷兩旺,景氣度在大家電行業“一枝獨秀”。頭部品牌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實現“價值升級”,二三線品牌則一改頹勢,迎來擴產浪潮。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空調市場有望扭轉去年下滑勢頭,重拾高質量增長。
內銷超預期:市場有望重拾增長
在經歷了去年空調旺季“啞火”的低谷后,今年以來,美的“火三月”、格力“紅四月”、奧克斯“奧粉節”、海爾的“健康空調節”等營銷活動陸續打響行業復蘇“頭炮”,開盤效果相當不錯。以美的為例,蘇寧易購數據顯示,“火三月”啟動以來,美的空調在蘇寧易購渠道銷售同比增長達到60%。
而如今,隨著各地高溫來襲,空調消費更是按下回暖“加速鍵”。奧維云網(AVC)排產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空調企業排產量1778萬臺,同比增長38.6%。其中出口排產601萬臺,同比增長29.9%,內銷排產1177萬臺,同比增長37.7%。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空調銷量已經連續4個季度保持增長。長周期來看,處于景氣回調階段;短周期來看,今年氣溫升高提前、房地產竣工面積回正,也讓空調市場今年預期較為樂觀。”
電商平臺數據同樣反映了市場的“火爆”程度。京東家電家居5月31日20點到6月1日0點的“6.18”頭4小時戰報顯示,空調成交額同比增長130%,新風空調、2匹掛機、移動空調、風管機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200%,空調柜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50%,空調以舊換新訂單量同比增長100%。
TCL空調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春季開盤,僅山東地區TCL空調就收獲了5000多萬元(經銷商)訂單,全年規劃內銷目標規模在100億元左右。近期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啟動,首期年產能600萬套,三期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家用和商用空調超1000萬套。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今年可能成為2018年以來空調投資最好的一年。原材料價格下行,空調產業鏈盈利能力有望修復;此外,在2022年低基數及裝修需求遞延釋放之下,空調銷量有望實現增長。
行業分化:頭部品牌求利潤二三線品牌求規模
除了在大家電產業中呈現一枝獨秀態勢外,今年以來空調行業也再次迎來擴產潮,不過擴產的主角變為了二三線品牌。
據記者梳理,年初至今,月兔、樂京、飛利浦、中匯達、榮事達等一批中小空調品牌紛紛在投產新生產基地、擴建產能方面有所布局。2月份,月兔馬鞍山一期投產,產能100萬套,整體產能400萬套;3月份,TCL武漢制造基地投產,首期年產能600萬套;同月,安徽樂京空調基地投產,最大產能300萬套。
事實上,2019年價格戰以來,行業主旋律是二三線企業盈利承壓,格局出清。當前時點,二三線品牌轉向積極,是值得重視的行業趨勢。
不過,在高端空調領域,格力、美的、海爾三家仍牢牢占據著行業話語權。今年一季度,海爾高端空調線下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3.3%上漲到了27.5%,線上份額從12.9%上漲到了15.8%;而格力、美的高端品牌在線上、線下渠道也都有著不俗的同比增長。
奧維羅盤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空調行業線上、線下均價分別同比提升102元、319元,美的、格力、奧克斯、TCL等位于前列的品牌線上線下產品均價均有提升。今年以來,空調線下市場均價同比提升383元,位于前七位的品牌產品均價均有明顯提升。
(編輯 白寶玉)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