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隨著ChatGPT大模型在國內持續火熱,眾多上市公司積極入局AI技術。近期,包括北大荒、億嘉和、啟迪設計等多家公司紛紛表示,正在運用AI技術從企業產品、服務、生產效率等層面賦能。
“目前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以下簡稱AI技術)主要運用于清潔機器人平臺,現在已經進入到與客戶進行溝通推廣的階段。與以往的機器人相比,這類AI技術賦能的商用機器人會與現實世界的人有更多的接觸和互動,客戶也更加廣泛,包括園區、物業、連鎖企業等等。”5月10日,清潔機器人制造商億嘉和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羅啼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積極布局AI技術,對企業而言最根本的作用是降本提效。在數字經濟背景下,AI技術賦能數據驅動的業務形式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階段,企業對AI的需求已不僅是簡單的解決勞動力,在增加收入、降本增效、控制風險的同時,通過AI技術強化企業的運營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智能再生能力正在成為趨勢,所以對企業發力結合AI技術這一現象持正面積極的看法。”
企業加速AI技術滲透
據上述億嘉和負責人透露,通過AI數字化管理平臺可以簡化機器人的運維步驟,降低機器人的管理和使用門檻,同時,通過AI技術賦能也可以增強機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方便不同客戶的使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的AI技術已經可以與商業模式、生產流程更好的結合,無論制造行業、服務、甚至農業都可以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有助于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度布局AI技術與企業經營相融合,對于企業找到新賽道、新方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企業來說大有裨益,“上市公司進行相關布局或技術積累,對于進一步開拓新的業務場景,與更多企業進行合作也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事實上,不僅是產品端,AI技術與企業生產端的結合同樣受到了廣泛關注?!蹲C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北大荒詢問AI技術運用情況,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的AI技術主要運用在農業種植業務,比如通過AI技術對業務進行種植技術推廣,公司方面希望能夠實現AI數字技術與生態農業深度融合,助力實現農業數字化,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啟迪設計在5月10日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公司高度關注AI技術迭代與行業發展的關聯,目前正在運用最新的AI前沿技術開展設計業務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大AI技術的研發應用投入,并同步探索新的業務類型和商業模式。
對此,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經理朱潤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之所以眾多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布局AI技術,是由于AI技術的應用在很多領域都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因此受到了一眾企業的青睞,尤其一些在AI應用上相對技術難度較低,同時對企業生產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作用又非常明顯的賽道,這類企業的積極性更高。而且AI技術應用目前仍處于初期階段。預計隨著不斷升級,其應用范圍還會不斷擴散,因此未來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AI賦能是個長期探索的課題,也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由于目前AI技術成熟度有限,企業應用AI也在不斷試錯中前進。在他看來,當下這波AI熱潮,以NLP領域大模型為主,國內出現的AIGC項目,主要是在國外開源項目的基礎上進行應用開發,“這種做法好比把自己的大樓蓋在別人的土地上,一旦觸發禁令制裁,后果將不堪設想,這一擔憂需要引起相關企業注意。”
機構投資者關注AI技術應用落地
這廂公司忙運用,那廂機構調研忙,伴隨著上市公司運用AI技術被陸續披露,機構投資者也將調研關注點更多聚焦到了相關上市公司上。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記者發稿,機構投資者累計調研次數60504次,環比上月增長30122次,具體來看,多家機構調研次數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均在年內提及AI技術層面的應用。
例如近一個月機構來訪量達766次的開立醫療,作為備受關注的醫療器械賽道企業,公司曾在4月份透露,在超聲領域,2023年公司將發布新一代超聲平臺,新平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除人工智能產前超聲篩查技術鳳眼S-fetus外,還實現了智能化操作流和病灶自動識別等新的AI應用;同樣受到機構關注度很高的啟明星辰也在近日披露,公司采用大模型處理樣本數據,在大數據環境和中國移動算力支撐下,進行安全垂直領域的大模型訓練,同時公司將基于已訓練到一定程度的廣義泛能力大模型,進行安全垂直領域的數據訓練模型。在GPT大模型方面,需要海量標識數據、大算力的基礎設施支持,因此公司將與中國移動深度合作,做好安全垂直領域大模型的研究和實踐。
對此,酷望投資首席分析師陳丙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期來看,各行各業都會被AI+重新改造,無論從體驗還是效率,都會大大提高,GPT的多模態輸入輸出,例如AI+醫療領域,病理類診斷,已可以由AI實現。同時,AI技術發展到現在,數據信息安全已經被提上日程,關注信息安全是要重點注意的方向之一,“這也是上述企業出現在機構調研熱點公司名單中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概念板塊在估值方面也持續火熱。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收盤,A股市場人工智能板塊指數報867.5點,年內已累計上漲22.94%;近一個月以來,有23家板塊內上市公司受到超過10家機構投資者給予的買入評級。
板塊投資價值如何?陳丙寅認為,經過幾輪的炒作,目前對于AI概念板塊的投資需保持謹慎,有價值的應用場景還需要觀察,可以多關注有應用落地的方向。張孝榮對此表示贊同:“只有找到了應用場景,能夠形成造血能力,有望實現盈虧平衡的企業才值得關注。”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