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丁汽車”)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案號為(2023)魯0725破申1號,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雷丁汽車,經辦法院為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人民法院。
今年1月份,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曾通過官方賬號發布視頻稱,雷丁汽車去年被逼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46.83億元。由于融資資金沒能如期到位,雷丁汽車已被逼到停工停產的絕境。
由于駕駛者以老年群體為主,A00級微型電動車往往被戲稱為“老頭樂”。往前回溯,雷丁汽車曾連續三年蟬聯國內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如今其“隕落”并未影響該細分市場的高速增長。隨著傳統車企紛至沓來,微型電動車賽道成為有待挖掘的千億元級市場。
談及微型電動車未來的發展路徑,山東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魏學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售價低廉的低速電動車更契合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出行需求。此外,由于占用道路資源少、成本低,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升級,未來兩三年低速電動車有望進入分時租賃領域,與共享出行一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遭遇流動性危機
雷丁汽車由盛轉衰
公開資料顯示,雷丁汽車于2008年進入汽車制造行業,起初主營業務為低速電動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制造,旗下主要產品有雷丁芒果、雷丁芒果Pro、雷丁芒果Max。
2019年1月份,雷丁汽車正式入主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馬汽車”)。據李國欣透露,2019年在13億元擔保貸款的協助下,公司以14.5億元收購野馬汽車并由此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雷丁汽車的銷量分別達到了15萬輛、21萬輛和28.7萬輛,連續三年蟬聯微型電動車銷量冠軍,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30%,2018年營收攀升至120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短暫經歷了幾年高光時刻的雷丁汽車,在2021年遭遇流動性危機。據接近雷丁汽車人士透露,公司高層自2021年5月份起便集體降薪,中層干部降薪比例在50%,部分管理層降薪比例達到60%。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交強險購買數據發現,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雷丁汽車累計銷量為6878輛,其中10月份銷量僅196輛,2021年同期為2625輛,同比暴跌92.53%。
在此背景下,自2022年開始,雷丁汽車頻頻被曝出拖延經銷商貨款的情況,陸續有經銷商在網上投訴或尋求幫助。對此,雷丁汽車對記者回復稱:“由于資金和產能都比較緊張,所以交付的車只能保證重點市場和重點區域,的確給一些經銷商伙伴造成了影響。為盡快拿到車,經銷商應該選擇繼續相信雷丁。”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因買賣合同糾紛敗訴,雷丁汽車迄今已被多次裁定凍結資金。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僅2022年11月份,雷丁汽車被執行總金額就超過1200萬元。同時,雷丁汽車和野馬汽車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費。進入2023年,雷丁汽車累計13次成為被執行人,其中執行金額最大達1325.07萬元。
傳統車企
“圍獵”微型電動車市場
由于駕駛者以老年群體為主,A00級微型電動車被戲稱為“老頭樂”。正是這類曾經不被傳統汽車廠商看好的車型,近年來卻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野蠻增長。不過,由于微型電動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產品不符合制動、車身強度、碰撞等國家標準的基本要求,加之駕駛者普遍存在違規駕駛行為,導致眾多交通安全事故。
對此,監管層要求對低速電動車“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嚴禁各地方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在2018年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后,部分低速電動車企業開始向高速車業務轉型,通過并購傳統車企、申請生產資質、與傳統車企合作等方式,拿到國家乘用車、商用車的相關生產資質,尋求出路。
但低速電動車企業的轉型并未如預期般順利。同時,已洞察到該細分市場潛在紅利的眾多主流車企正逐步回歸,并進一步挖掘整個市場。包括吉利、比亞迪、五菱、奇瑞等傳統車企近年來紛紛推出微型電動車產品,直接殺入低速電動車價格區間,并取得了壓倒性優勢。
據2023年1月份至2月份微型電動車銷量排行榜顯示,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上汽乘用車和零跑汽車占據了前八席位。而早期的微型電動車品牌中,僅有吉麥新能源旗下的凌寶BOX勉強擠進銷量前十,其余早期品牌已難覓蹤影。
“小而散的低速電動車企業在形成規?;N量前,很難攤薄制造成本,售價也缺乏競爭力。”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而言,傳統成熟車企擁有龐大供應鏈體系和造車平臺優勢,能夠在單一車型上進一步壓低生產成本和車輛售價。同時,扎實的口碑、成熟的經銷商網絡和強大的售后服務體系均為主流車企的優勢所在。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