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最近家居行業十分火熱,公司目前生產銷售情況也比較好,特別是今年前兩個月,銷售情況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回升較為明顯。因為第一季度尚未結束,具體的銷售數據尚未統計出來,但是從銷售反饋上來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A股家居行業(按申萬行業分類)地板生產商德爾未來時,公司負責人表示。
近段時間,受地產市場預期回暖情緒升溫帶動,作為房地產鏈路后端消費產業的家居行業也迎來銷售情況改善,有券商表示,家居行業銷售受房地產影響的程度在60%以上,隨著政策陸續發揮效力,將有助于保障新房交付,帶動家居上市公司需求走強、業績回暖。
消息面上,全國消費促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近日在京召開,會議強調,積極推動出臺新的工作舉措,穩定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
市場需求釋放預期樂觀
德爾未來負責人同時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擴產計劃,但近期正在加大力度整合上游供應鏈,同時在對廠房進行數字化改造,以應對持續升溫的消費市場。
家居行業是否已經迎來旺季?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行業產銷勢頭趨旺,但與傳統意義上的旺季還是有所區別,有較大比例的產銷是上一波的市場訂單交付,包括2月份展會集中落地,也有一定影響。
王建國介紹,隨著今年房地產集中竣工交付,同處一個大商業生態的家居企業也會有一波回升,持續時間預計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市場關注度也在持續增加,這波存量市場需求釋放完后,才是較為真實的市場狀態。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畢然認為,作為地產后周期行業,家居行業發展受到房地產行業增速的影響。“正常情況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并交付后的半年內,會開始房屋裝修。在保交樓等政策持續推動下,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復蘇跡象,對于年內家居行業也有積極的影響。”畢然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多個重點城市出現了房地產市場成交回暖現象。以北京為例,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23年2月北京新建住宅(不含保障房、兩限房、共有產權房)網簽3424套,對比1月份上漲20.4%,成交面積約43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248.73億元。
國盛證券方面表示,根據本周渠道跟蹤,北京家居賣場復蘇情況良好,1月份到2月份多個家居上市公司銷售實現翻倍以上增長。目前正處于積壓家裝需求釋放階段,預計隨著保交樓和延遲交付樓盤帶來的銷售增長,后續家居需求釋放將持續性強。
整裝等細分領域受到市場關注
據悉,家居產業分為櫥柜、照明、安防、地板、瓷磚、智能家居等多個細分領域。
哪些細分領域更加值得關注?畢然認為,隨著行業發展,定制家居產品矩陣逐漸豐富,家居企業在整裝渠道布局深化,我國定制家居行業集中度在未來有望繼續提升。
畢然介紹,目前我國家居行業具有規模龐大、企業數量眾多的特點,櫥柜行業、衣柜行業、沙發行業等細分領域的頭部廠商市占率較低,因此從行業趨勢來看,眾多企業正在往一站式、全空間解決方案升級服務方向進行市場開拓。2022年知名家居企業戰略合作和布局事件超百起,家居制造企業紛紛跨界投資家裝領域,部分企業也在積極開展整裝整家業務。
志邦家居方面在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公司將努力把握目前市場的整體消費氛圍,抓住存量房市場下舊房改造、改善翻修、適老化等個性家居消費需求,積極開拓家居消費場景及渠道,進一步挖掘家居消費空間。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今,智能化家居已經成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但是智能化家居不應僅從狹義上定義產品的性能,而是應該貫穿整個家居行業從生產到交易服務的所有環節。
袁帥介紹,近年來,全屋智能的概念在家裝領域流行。全屋智能是指整體的智能家居系統,包括照明、安防、影音、家電等于一體的智能化家居解決方案。隨著5G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的快速應用與普及,萬物互聯互通已成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未來在5G+AIoT賦能下,更大范疇的底層互聯協議有望誕生,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將成為家居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畢然表示,隨著后續地產竣工面積改善,家居板塊基本面在2023年逐季修復確定性較高。目前家居板塊仍處于歷史底部,后續隨著業績的改善,以及市場信心的恢復,板塊有望出現估值修復趨勢。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