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2月27日,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以下簡稱“新能源車險”)上線迎來一周年。《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這一年中,新能源車險市場快速成長。業內預計,未來該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但從現狀來看,新能源車險關于保費高、投保難、賠償低等話題從未間斷。車主喊貴,險企喊虧,新能源車險定價難等問題仍有待突破。
與此同時,汽車保險作為汽車金融的一部分,受到越來越多汽車廠商的重視,并將汽車金融視為汽車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今年以來,蔚來、小鵬、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紛紛成立或收購保險經紀公司,布局車險業務。
對此,有資深汽車保險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汽車行業逐漸趨于飽和,面對增量有限的市場環境,車險作為剛需產品,布局該領域服務已成為車企留住客戶,尋求業務第二增長曲線的普遍打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能源車出險率高、維修成本高、賠付率高、數據不足普遍存在,拿到進入保險行業的入場券,能否經營好仍是未知數。目前大部分公司的新能源車險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上述負責人表示。
全年保費超700億元
保費高、投保難問題待解
2021年12月27日,新能源車險正式上線,上海保險交易所還上線了新能源車險交易平臺,并首批掛牌12家財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
記者觀察到,新能源車險的推出可謂恰逢其時,使得車主有了更為匹配車輛風險、更有效滿足使用需求的險種。以北京為例,北京銀保監局近日公布的信息顯示,北京轄內財險公司新能源車險累計承保車輛近59萬臺。此外,安信證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今年全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有望達708億元,同比增長102%。
然而,在上線一年時間里,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險保費高、投保難、賠償低等問題投訴和質疑不斷,其中最為詬病的就是保險價格高企——不僅首保起始價格高,續保甚至還要漲價。
北京的李小姐是一位新晉新能源汽車車主,剛辦理完購車上牌和保險手續的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車一年保費約為5000元,相比同價位的燃油車將近高出一倍。與此同時,在她得知因某品牌新能源車接連發生剎車失靈,致使新能源車保費顯著提高后,她認為保費價格應更為科學合理透明地定價,明確篩選出事故率高的品牌和車型,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新能源車。”
與此同時,國產新能源車主安先生向記者透露,新能源車險不僅首保價格高,續保時也不含糊。“我的車一年內沒有出險,按照常理下一年辦理時會有一定比例的保費減免優惠。但實際情況是,我的保費還漲了1200元。”
據其介紹,新能源車險的收費標準和模式超出了一般消費者的預期。車主群內的車友張先生,年內發生了三次事故,三次出險后第二年直接遭遇到投保無門的境地,他正在為此事發愁。
對此,有頭部財產保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配置普遍高于傳統燃油車,中高檔車型配備的傳感器、激光和毫米波雷達、電池等配件,甚至是全鋁一體車身等高端物件一旦損壞往往只換不修,自然拉高了保費。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新能源車險保險服務及定價系統尚處于起步階段,定價手段相對滯后,風控模型技術仍需完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作為誕生僅一年的全新險種,新能源車險已取得了相當的成功。比如對用電安全和火災事故等熱點問題,進行了保險責任的擴充,將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等涉車場景都納入了保險范圍。新能源車險還會不斷修正,并逐漸達到完善。”上述負責人表示。
多家車企開展“涉險”業務
打通服務鏈條構建生態閉環
隨著車險綜改轉型,以及保險行業“去中介化”的呼聲漸隆,汽車保險受到越來越多汽車廠商的重視,并將汽車金融視為汽車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發力保險領域已逐漸成為車企的共同選擇。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包括小鵬、蔚來、比亞迪、寶馬等車企,紛紛通過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收購或者入股保險經紀公司等方式,先后入局汽車保險行業。
事實上,除了新能源車企“涉險”熱情高漲,國內大型車企設立保險公司或者保險中介機構的情況也悄然成風,比如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就都已設立下屬保險公司。
對此,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認為,汽車廠商紛紛“涉險”并不只是短期利益分配的問題,打通保險服務鏈條、構建汽車用戶生態閉環已成為當前車企發展的共識,這一輪車企積極“涉險”或預示著車險市場變革將至。
據東吳證券預計,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5309億元,約占車險總保費的34.9%;安信證券預計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5131億元,約占當年車險總保費的36%,市場潛力藍海在望。
在張秀陽看來,作為未來車險市場重要增長空間的新能源汽車,具有數據智能化的特有屬性,在使用過程中涉及諸多數據關聯,有望形成從銷售到后期保養維護的閉環,幫助車企推出更加貼合用戶需求的流量產品,成為車企服務車主的入口。
(編輯 孫倩)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