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手機巨頭接連傳出砍單的消息。據媒體報道,蘋果計劃將新款iPhone產量至少削減300萬部,全年手機產量目標下調至8700萬部;三星電子規劃2023年智能手機生產目標約2.9億部,同比下降13%。
11月10日,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國產手機廠商負責人均表示,在市場需求低迷之下,庫存水平較高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今年企業一直根據市場情況對出貨量目標及預算進行動態調整,預計今年11月份受促銷季影響出貨量環比有所提升,但第四季度削減訂單現象還將持續,同比減少或在10%以上,全年整體收縮約兩成,明年相對保持謹慎態度。
“近一個月,手機廠商庫存量有所減少,但這是短期現象。目前手機廠商砍單帶來的影響在供應鏈持續傳遞,部分手機模組廠已出現停工。”一位手機供應鏈人士告訴記者。
手機廠商持續減少訂單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外表示,蘋果供應鏈企業富士康已經提前兩個月降低產能,預計占到全年總產能的10%。鑒于目前銷量遠不及預期,現在蘋果再一次要求和碩、立訊精密兩家代工廠,削減iPhone14/Plus產能,改為生產Pro系列。
另據媒體報道,三星電子也規劃2023年智能手機生產目標約2.9億部,同比降幅達13%。對此,蘋果中國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市場復雜多變,一直有對出貨量的調整計劃。而三星中國相關負責人則稱,“公司確實在今年前三季度對訂單進行了調整,四季度以來降庫存成效逐步顯現。”
雖然近年來手機中高端市場需求有上升趨勢,但在全球性的消費電子需求衰退背景下,原本在這一市場占據霸主地位的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也未能幸免,“機海”戰術難以持續奏效,整體利潤、市場銷量均無法維持高位。
今年以來,國內手機廠商也在持續減少訂單。據知情人士透露,vivo和OPPO均將二、三季度的訂單減少約20%,小米也將全年的目標從2億部降低到1.6億部-1.8億部。“由于需求持續減少,手機價格在今年二、三季度出現大幅下降,第四季度手機廠商的備貨量及訂單量同比去年整體下降10%以上,全年收縮幅度約為20%。”一位國產手機廠商負責人稱。
“今年手機市場出現旺季不旺的趨勢。手機廠商庫存均處于高位,砍單、去庫存現象將在全年持續,預計全年訂單量整體縮減約兩成。不過,市場也在醞釀新機,目前國產手機廠商正在向智能硬件產業鏈延伸,并積極爭取在2023年向海外擴張。”咨詢機構納弗斯分析師李懷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供應鏈企業忙跨界
目前,庫存高企而難以實現快速“降溫”,是手機廠商的最大困擾。
從手機上市公司財報來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傳音控股的存貨達到95.98億元,同比增加26.64%;小米集團的存貨為601億元,其中制成品庫存324.9億元,同比增長35.7%;酷派集團的庫存從去年同期的7122.6萬港元增至9732萬港元。
工信部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咨詢專家項立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庫存高企是手機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廠商大多將其歸咎于供應鏈問題,但本質上還是市場需求退潮。在營業收入規模同比持平或降低的前提之下,若企業不能有效地實施庫存管理,將導致原材料積壓及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存貨指標大幅上升,存在存貨跌價風險。”
“手機廠商的庫存依舊居高不下,與新機整體創新不及預期也有關,隨著第四季度,廠商在‘雙11’等新一輪促銷下持續去庫存,同時明年初啟動新機備貨,我們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手機市場庫存高企現象有望初步緩解,第二季度市場需求出現小幅回升,國內渠道庫存接近正常水平。”海通證券科技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對記者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手機廠商們的砍單潮襲來,手機顯示驅動、面板、芯片在內的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鏈細分領域均面臨高庫存、價格走低等現象,相關企業的業績均受到影響。根據群智咨詢報告,2022年第四季度,顯示驅動芯片價格將跌至2021年初水平。芯片巨頭聯發科砍單20%;臺積電關閉部分EUV光刻機減少產量;SK海力士和美光為應對庫存問題正節約資本開支。
不過,在手機產業鏈中,上市公司布局及跨界新興領域的動作也逐步顯現。舜宇光學科技近日發布公告稱,今年10月份手機鏡頭模組出貨量1.00314億件,同比下降12.8%,但車載鏡頭出貨量同比增長50.5%,主要是受市場需求變化影響;精研科技對外表示,目前折疊屏手機轉軸項目已經取得量產訂單;維信諾今年三季度手機OLED面板領域的出貨量為1000萬片,市場份額占比7.3%,公司稱與榮耀、小米、OPPO等多家品牌客戶保持密切供貨關系。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智帆海岸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顧問梁振鵬表示,“目前,整機、芯片、面板企業均在縮減產能,這是在行業寒冬中度過危機的方式之一。同時,加強庫存管理、提升市場抗風險能力,并抓住折疊屏、汽車智聯等新興產業風口,以實現差異化產品布局,跨界正在成為手機行業的新趨勢。”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