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靳衛星
截至10月31日,74家A股中藥上市企業公布第三季度“成績單”,其中29家公司實現營收與歸母凈利潤雙增長,占比39.19%。
“中醫藥行業三季度表現出色,板塊指數也是波動上升,表現強勁。”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一直在致力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一系列行業政策支持引導下,中醫藥產業發展長期向好。”
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劉飛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醫療保障體制不斷完善,全民醫保帶來的需求不斷擴容,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理念和價值,越來越受到國內乃至國際社會的認可和關注。”
具體來看,營收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別是白云山、云南白藥、步長制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分別實現營收175.85億元、88.99億元、42.07億元、37.10億元、33.9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1%、5.4%、9.18%、2.09%。白云山、云南白藥、片仔癀、濟州藥業、華潤三九歸母凈利潤排名靠前,分別實現8.84億元、8.04億元、7.38億元、5.77億元、5.19億元。其中,白云山、華潤三九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
劉飛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于其他醫藥板塊,中藥板塊估值長期處于中低位區間,在中藥利好政策密集加碼及企業經營改善的背景下,該板塊將迎來估值及業績雙重修復。政策方面,中醫藥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多款中成藥有望在年底談判后調入醫保目錄,納入后有望快速放量。后續,隨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將進一步得到發揮。”
從細分領域來看,中藥配方顆粒相關企業表現突出。其中,華潤三九在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7.10億元,同比增長9.18%,實現歸母凈利潤5.19億元,同比增長36.52%。以嶺藥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3.80億元,同比增長7.41%;實現歸母凈利潤3.66億元,同比增長40.92%。
西南證券研報表示,中藥配方顆粒市場長期快速增長,近5年復合增速達24.25%,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0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55億元。預計我國未來配方顆粒的替代率約為50%,未來將開啟千億市場。
“目前,中藥配方顆粒由企標向省標、國標升級,隨著新國標、省標品種的生產和銷售持續落地,配方顆粒業務將逐漸回歸常態,四季度行業或將迎來進一步放量,帶動相關企業業績放量。”劉飛勇向記者表示,“一方面,中藥配方顆粒在中藥飲片市場中占比提升,市場空間廣闊;另一方面,多種因素推動中藥配方顆粒提價。未來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將持續快速擴容,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隨著使用范圍限制的取消,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不可否認的是,中醫藥發展還面臨諸如傳承創新難、人才缺失、臨床研究評價體系不足、國際化認可困難等問題。”鄧之東指出,“因此,要把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實驗三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中醫藥產業基礎研究,進行中醫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工藝流程創新、產業模式創新、醫療管理創新,運用科技創新賦能企業發展,加強中醫藥技術產業轉化,深化產、學、研、政合作,積極引入醫藥產業科創基金,開展全方位醫藥產業人才梯隊建設,嚴謹實證,科學發展,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編輯 孫倩)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