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李雯珊
每年的“雙11”,家電行業的參與度排在眾多行業前列,這是提振家電銷量的寶貴窗口。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廣州、深圳的家電線下門店,并就相關熱門產品的價格與線上電商進行對比,發現“雙11”已然不只是線上電商的促銷節日,線下的門店也僅僅抓住這個寶貴的時機出貨。
線上線下齊發力
“一般購買小家電會因為圖方便在線上購買,最近給新房子購買全屋家電的時候才發現在線上購買并不是很‘靠譜’。特別是大型或高端家電,如果看不到實物無法有直觀體驗與感受,所以主要會選擇線下家電門店購買。”廣州一名消費者楊先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先生給記者列舉了美的與格力某一型號的空調,海爾某款冰箱與洗衣機,他原以為線上的價格已經是比較優惠了,沒想到線下的門店比線上價格總體便宜了10%,購買的數量多還可以有整體打包價。
“線下與線上在一定程度都是互相競爭關系,無可否認線上的經銷商覆蓋客戶更廣,但消費者很難有議價空間,所以近年來有不少消費者又重新轉到線下購買,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保住出貨數量,都會做出不少價格退讓,有些熱門產品會比線上要低。”一位深圳格力線下經銷門店負責人黃女士向記者表示。
消費者對于家電行業“雙11”期間在各大電商平臺進行形形色色的促銷降價早已習慣,只是行業的向上發展終究離不開供需關系。“近年來‘雙11’的促銷價格并沒有以往那么吸引,線上線下之間已經高度內卷,哪怕是線上線下齊發力,價格足夠優惠,但市場需求不夠旺盛,家電需求的增長邏輯受房地產的影響已產生了變化。”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
智能化是有效出路
9月14日,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的2000億元增加到現如今的5000億元,新品類智能家電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
中原證券認為,年初以來我國家電行業景氣程度偏低,但從不同地區市場與細分品類表現來看,仍存在結構性亮點和明顯分化。不同于受地產市場拖累影響而持續低迷的傳統家電產品,一些細分新興或智能家電品類,如洗碗機、掃地機等家電產品銷售表現仍較為亮眼。
“總體而言,家電的銷售天花板比較明顯,很多家電產品使用周期都在8-10年或以上,以舊換新的需求邏輯不夠強;同時,新房購置家電的需求也有所下滑,雙重原因使得銷售瓶頸凸顯。智能家電的升級換代,或是提振消費者需求的有效出路。”張毅認為。
他認為,智能家電市場規模巨大,激發消費者將原來普通家電換成智能家電,產品進行升級改善確實需要家電企業做出巨大的努力,光靠“雙11”價格優惠,不能從單一方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從各大電商平臺可以發現,品牌陣營基本上以高端、大牌為主導,占據流量入口的主要位置;基本看不到眾多二三四線品牌的身影。同時,品牌之間的低價競爭減少,更多的是大品牌精品優惠讓利。
廣州某券商家電行業分析師表示:“家電消費市場的變化核心邏輯愈發清晰,不再是簡單地拿特價或低價產品就能贏得客戶,更要懂得通過引導用戶去選擇更好更便捷的產品,才是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才有可能打開更健康的家電行業供需關系。”
(編輯 喬川川)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