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首個建成并投用的市級氫能產業園區——鹽田區國際氫能產業園正式揭牌,將打造集研發、生產、示范作用為一體的氫能產業基地,爭取5年內培育2至3家氫能上市企業。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包括深圳在內,國內多地密集出臺有力舉措,積極促進氫能產業發展。
“各地政策持續加碼,產業資本、風險投資不斷介入,氫能產業當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企業正在搶抓機遇,在‘制—儲—運—加—用’等環節積極創新,爭取實現更多產業化項目落地,以帶動產業鏈技術突破、降本增效,并進一步向多元化下游應用發展,未來氫能將在除交通以外的工業、能源板塊發揮更大作用。”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秘書長張祎瑩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政策加碼各地急擴“氫友圈”
“‘建設大灣區氫能產業示范港’已寫入2022年鹽田區政府工作報告。希望鹽田區國際氫能產業園能夠充分發揮鹽田港示范應用場景等優勢,不斷聚集氫能產業聯盟的‘氫友圈’。”深圳鹽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汪大鵬在揭牌儀式上表示。
作為世界重要港口之一,鹽田港于2021年就已陸續開展包括氫燃料電池半掛牽引車在內的運營測試。得天獨厚的場景優勢,吸引了氫能產業鏈企業。中廣核資本、深圳氫藍時代、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氫時代等部分產業鏈代表企業率先注冊,加入深圳鹽田區國際氫能產業園。
為吸引更多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堆及關鍵零部件等方面的頭部企業落地,深圳鹽田區還計劃與中廣核資本設立“灣區零碳科技產業基金”,持續引進、孵化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爭取五年內培育2至3家氫能上市企業。
據了解,當前,深圳另外兩個市級氫能產業園區正在龍崗國際低碳城、龍華求雨嶺加緊建設中,以這三大產業園區為核心,深圳將圍繞質子交換膜、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關鍵核心環節,集中建設配套服務平臺和基礎設施,推動產業集聚、營造發展生態。
呼朋引伴組建“氫能朋友圈”的,不止深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60%的省份已著手打造氫能產業園區,規劃在建或已開園運營的氫能產業園區接近60座,規劃投資總規模達萬億元以上。
除了建設氫能產業園區,各地支持氫能產業的政策也在不斷加碼,僅在剛剛過去的8、9月份,國內多地出臺的氫能專項政策就多達20項,涉及中長期規劃、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加氫站建設、產業鏈打造等多個領域。
鑄鏈強鏈研發+產業化齊頭并進
雖然各地資源稟賦不同,但從產業規劃看,各地均從制氫與加氫設備研制、加氫站設計與建設、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制造、整車研發制造、應用等多個環節進行氫能產業鏈布局,同時積極探索氫能在交通、工業、民用等領域的應用。
10月9日,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到2025年,山西將形成較為完善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協同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列,基本構建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形成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集群。
9月30日,深圳出臺2022年氫能產業發展扶持計劃,氫能研發和產業化可以申請補助,重點支持電解水制氫設備、儲氫材料、儲氫瓶、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等領域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北京在8月11日發布的《北京市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勵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符合要求企業優先納入“強鏈工程”支持范圍;鼓勵創新主體組建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載體并給予資金支持,支持首創產品及技術裝備首臺套應用;支持供應鏈協同,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行動;推動氫能“專精特新”企業梯隊培育和高質量發展。
廣州南沙此前出臺氫能產業扶持辦法,對氫能企業辦公研發及生產廠房給予租金補貼支持;支持制加一體站及油氫氣綜合能源建設;對企業制造的電堆、膜電極等關鍵零部件經認定給予不超過5萬元獎勵,對首臺(套)裝備給予銷售價格30%一次性獎勵;給予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企業30%購車補貼等。
加速布局上市公司頻頻落子
氫能相關產業已經受到了資本的高度關注。據華寶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6月,國內氫能產業基金達56只,募集資金規模達127.9億元。
氫能產業股權融資也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熱態勢。“今年上半年共發生融資事件21筆,融資金額15.9億元,融資數量和金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0%和137%。”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說。
上市公司也頻頻加碼氫能賽道。
9月,中國石化發布實施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提出要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遠期力爭成為世界領先氫能公司的目標。根據規劃,到2025年,中國石化將建成加氫能力12萬噸/年左右的加氫站網絡,全力滿足消費終端加氫需求。
東華能源也于9月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未來5年內預計投資超千億元共同打造零碳產業園,助力園區內的氫能產業具備世界級核心競爭力。
陽光電源此前公告,擬作為有限合伙人與公司控股股東曹仁賢等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合肥陽光仁發碳中和投資管理中心,重點投資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成長期項目。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