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賀王娟
8月28日晚間,萬達電影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萬達電影實現營業收入49.38億元,同比下降29.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1億元。
另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在15家已經披露中報數據的上市影企中,有7家出現虧損。
對于下半年電影市場的態勢,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認為,下半年電影行業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供給端的表現,即是否有高質量的電影上線,決定了整個電影市場的成敗。
上半年近五成上市影企虧損
談及上半年業績虧損,萬達電影方面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國內多地疫情升級和影片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中國電影復蘇再次被迫暫停,電影行業全產業鏈面臨極大壓力。
萬達電影國內影院建設和發展計劃的推進或許亦成為公司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萬達電影新開業直營影院13家,關停經營效率較差的影院4家,新開業輕資產影院15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802家,6829塊銀幕,其中直營影院708家,6140塊銀幕,輕資產影院94家,689塊銀幕。
萬達電影的境況并非孤例。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在目前已披露中報的15家上市影企中,有7家出現虧損。除了萬達電影,院線上市公司橫店影視同樣虧損;受上半年電影行業整體景氣度影響,部分電影產業鏈上游的上市影企也出現了虧損。
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影企業績逆勢上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捷成股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14%;華策影視、博納影業等上市影企今年上半年同樣實現盈利。
業務構成的不同是上市影企業績分化的重要原因,公開信息顯示,萬達電影超六成收入來自于觀影收入;捷成股份98.7%的收入來源則為影視版權運營及服務業務;華策影視的電視劇銷售業務收入占比超八成;博納影業的院線收入占比不足1%。
對此,梁君健認為,從各個上市影企具體業務來看,業務更多元的企業復蘇能力更強;業務相對單一的院線企業仍然面臨著較大壓力。
行業寄望下半年市場加速復蘇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電影市場票房僅171.81億元,表現慘淡,同比下滑37.68%。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145.23億元,占全國票房總額的84.53%;進口影片票房為26.53億元,占全國票房總額的15.44%。觀影總人次約3.98億,而去年同期觀影總人次則約為6.82億。
萬達電影在半年報中坦言,公司2022年可能無法完成業績承諾。不過,萬達電影認為,6月以來,隨著影院復工率的回升,更多優質影片內容陸續定檔,伴隨頭部影片《獨行月球》帶動暑期檔票房快速回暖,下半年供需端有望雙重推動電影市場持續復蘇。
光線傳媒同樣認為,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暑期檔票房表現良好。從供給端看,影片量、質齊升,下半年電影市場有望加快恢復。
截至8月28日19:00時,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暑期檔電影票房已達89.8億元,同比增長17.8%,年內票房已達242.37億元。
不過,從近期的電影市場表現來看,由于優質影片的缺位,電影市場似乎后繼乏力。暑期檔自《獨行月球》之后,便無更強勢的影片登陸市場,被寄于厚望的《新神榜:楊戩》《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等影片目前市場表現較為平淡。
不過,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認為,通過暑期檔的預熱,《新神榜:楊戩》有望在九月開學以后,迎來電影票房的小幅回升。“《新神榜:楊戩》的電影市場表現符合預期。”向凱表示,“其宣發能做到4天就上檔,勇氣可嘉,也反映了市場對更多優質內容、豐富題材電影的呼吁。”截至8月28日晚間,電影《新神榜:楊戩》上映10天,其票房已達2.93億元。
此外,電影票價暗搓搓地上漲,被消費者吐槽不斷。據燈塔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平均電影票價為39.07元,比去年的36.37元上漲約7%,為2014年以來暑期檔最高。
對此有電影宣發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影票價上漲的背后其實是發行價在上漲,當前市場相對低迷,各項支出成本不減,漲價也比較無奈。”
在梁君健看來,當下的票價是院線生存壓力和觀眾觀影需求指尖博弈的結果。他認為,當下電影票價確實很高,但在觀影群體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即便降低票價,或許也難以吸引大量的觀眾走進影院。他同時建議,相對于調節票價,影企更應致力于引進更多高質量的電影,調動觀眾觀影熱情,提升行業景氣度。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