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賀王娟
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8月24日,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漲3500元/噸至49.10萬元/噸,近7個交易日上漲6次;工業級碳酸鋰漲4000元/噸至47.95萬元/噸,連續7個交易日上漲。
信達證券金屬和新材料分析師陳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汽車、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需求旺盛而供給相對不足,特別是面臨下半年‘金九銀十’的市場預期,碳酸鋰價格仍有上漲動能,預計突破50萬元/噸可能性很大。”
“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在其整體成本中占比超過40%。作為磷酸鐵鋰正極成本的核心來源,碳酸鋰的價格變動受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廣泛關注。目前,不僅是上游礦企在搶礦,產業鏈上其他環節企業也通過買礦、戰略投資礦企、套期保值等方式,來降低鋰礦價格上漲的影響。”陳光輝說。
受供需矛盾影響
碳酸鋰價格持續走高
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快速發展,帶動碳酸鋰等材料需求井噴引起價格上漲。據百川盈孚統計,2021年,國內碳酸鋰表觀消費量為30.34萬噸。其中,國內生產24萬噸,同比增長40.4%;此外還進口了8.1萬噸碳酸鋰,同比增長61.7%。
需求增長,碳酸鋰價格也水漲船高。2020年9月份,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最低的4萬元/噸左右啟動,到2022年一季度攀升至約50萬元/噸。此后有所回調,近期又開始快速上漲。
本輪碳酸鋰價格暴漲,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陳光輝認為,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主要還是受供需矛盾影響。今年上半年,乘用車銷量421萬輛,同比增長71%。考慮到下半年消費旺季,全球今年新能源汽車有望超過1000萬臺,與去年633.8萬臺相比,增幅超過50%。此外,單車配電量還在增加,將進一步增加了對碳酸鋰的需求。供給方面,今年的增量主要來自此前停產礦山的重啟和技改,而新投建項目產能集中釋放得等到明年下半年,短期增量有限。
而對于近期碳酸鋰價格重拾升勢,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碳酸鋰分析師曲音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四川地區限電對于冶煉端供給影響較大,青海地區則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受限,兩件事情疊加,導致市場流通資源供給縮減,市場惜售心理明顯,現貨流通售價不斷上漲,下游剛需采購,接價能力提升,碳酸鋰價格上行速度加快。”
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車銷量相對低迷,鋰鹽價格紛紛跌破企業成本線,大量鋰礦企業停業,甚至面臨破產風險。隨著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強勁增長,儲能市場也逐漸爆發,導致需求快速增長,供需形勢迅速逆轉,而鋰鹽的產能釋放需要至少3至5年的周期,海外擴產也相對謹慎,導致了碳酸鋰價格的暴漲。”
上游鋰礦上市公司業績爆表
中下游企業加入“搶礦大戰”
鋰礦價格持續高位之下,上游鋰礦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多家上市公司業績爆表。
8月24日晚間,西藏礦業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439.20%,實現歸母凈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1018.30%,此外,因產量增長西藏礦業上半年營業成本同步下降31.16%。更值得一提的是,分產品來看,因鋰鹽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公司加大銷售力度,公司鋰類產品營收同比增加961.55%,毛利率更是高達94.71%,同比增長53.25%。
而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晚間,共有10家鋰礦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值得關注的是,這10家上市公司均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向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為鞍重股份,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4701.10%,紫金礦業更是大賺126.3億元,半年歸母凈利潤突破百億規模,同比大幅增長89.95%。
從半年業績來看,8月23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2022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9.71億元,同比增長156.32%;實現歸母凈利潤81.68億元,同比增長82.17%。此前7月15日,比亞迪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8億元至36億元,同比增長138.59%至206.76%。
與上游賺得“盆滿缽滿”不同的是,中下游企業卻苦不堪言抱怨原料價格太高。“電動車產業鏈的錢大部分被手里有礦的企業賺走了。”有業內人士表示。
事實也的確如此。以國內鋰資源頭部企業天齊鋰業為例,根據公司最近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96億元至116億元,同比增長110.89倍至134.20倍,凈利潤甚至超過了寧德時代。
對于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而言,企業有礦,心中不慌。面對節節攀升的價格,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搶礦”大戰。
8月18日,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贛鋒鋰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從新能源動力電池最上游材料端展開合作,持續探討在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廢舊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各層面的深入合作。
無獨有偶,8月15日,比亞迪宣布擬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285億元,其中就涉及到建設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此前,贛鋒鋰業公告,子公司已完成對Bacanora公司的要約收購,持有100%股權。Bacanora旗下Sonora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鋰資源項目之一,總鋰資源量約合882萬噸碳酸鋰當量。
此外,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特斯拉等企業也相繼下場,收購或入股鋰礦企業。
“當前,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通過買礦、參股礦企或者套期保值,都是面對資源價格暴漲局面的應對之策,期待通過上述措施來降低鋰礦價格上漲對企業的影響。”陳光輝說。
不過,何理表示,“鋰資源本身是不缺的。現階段上游分走了大部分利潤,未來利潤會在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再分配。但是長期來看,產業鏈上游鋰礦資源以及下游應用的利潤都會占大頭。業內預計2025年電池供給將遠大于需求,因此電池廠的上下游整合非常重要,而事實上現在上游鋰礦企業也在拓展電池業務,各個環節企業強強聯合亦有可能。”
(編輯 喬川川)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