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靳衛星
近日,知名幼兒早教中心“七田真”宣布暫停課程服務引發關注。8月21日,北京某家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共有7個校區閉店,僅大峽谷校區共涉及183個家庭、600多萬元費用,有的家長被欠款少則2萬元,多則高達幾十萬元。
記者多次撥打公司在多個平臺留下的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均未被接聽。8月19日,記者來到七田真藍色港灣校區發現大門緊閉,門口貼有8月14日停課的告示,記者來到七田真富力廣場店,亦是大門緊閉,撥打告示上的客服電話也未被接聽。
“公司年年虧損、積勞成疾,沒有現金流了,近期總部一直在找各個分部和加盟商借錢。”一位不愿具名的七田真加盟商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2018年至2019年盲目擴張,2020年沒有及時收縮止損。有些校區常年入不敷出,尤其北京區域的直營店運營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長期虧損靠總部輸血(總部每年要給北京的店撥款一兩千萬元),長此以往導致資金鏈斷裂。據我了解,今年以來公司找投資都快找瘋了,但這個時候哪有投資人會投。”
早教機構閉店頻發
8月份,原本是黃金暑期階段,但早教行業并不太平,除了七田真之外,還有兩家大型早教機構閉店。8月7日,A股上市的某早教頭部品牌上海地區陸續關店。8月14日,擁有近50年歷史的早教中心“金寶貝”宣布重慶地區全部關店。
某投資機構戰略投資部總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下,機構‘無法正常營業’會導致早教機構無法創造增量收入,并且無法履行課程交付。同時,資本對行業也失去了信心。”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22年1月份至8月份,早教賽道披露的投融資事件僅有四起,其中一起收購事件,一起戰略投資事件,兩起財務投資事件。四起融資事件中,有兩家為美國早教公司,這意味著國內早教融資通道或已關閉。
某家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4月份開始,其向七田真申請退費2.8萬元,機構一拖再拖,直到8月份被曝“跑路”,她的費用依然沒有退回來。七田真北京某校區員工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拖欠員工超過3個月的工資,員工正在申請仲裁。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聯席合伙陳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早教培訓機構多以教育咨詢機構名義登記注冊,并在取得營業執照后變相進行教育培訓,教育部門對這些機構經營監管無法涉及,市場監管部門只能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監管,無法深入了解其教學情況。如果企業有違法違規行為,肯定是一查到底。但企業若沒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就沒有‘抓手’。”
“大多數早教機構都是采用預收款模式經營,這些預收款很容易被作為后續擴張的資本,如果續費跟不上,那么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極易出現并最終導致跑路。”陳燾補充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8月11日至2022年8月15日,北京七田真旗下多個子公司和分公司下屬分公司負責人及全資子公司法人發生變更。截至8月21日,北京喜七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華聯力寶分公司負責人、北京喜七噠北苑文化交流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喜七噠雙井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喜七噠雙井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豐臺分公司負責人均已變成為翟尉佐。北京喜七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朝陽分公司負責人變更為小野思延。
對此,陳燾向記者表示:“設置多層公司持股架構可能出于公司經營、知識產權、稅務籌劃等多種考慮,但頻繁變更法人特別是在經營異常出現資不抵債前變更法人更有可能是逃避法律責任。”
陳燾進一步表示,一般情況下,暴雷的早教機構通過破產的方式逃脫責任。由于各地子公司都是獨立法人,即便出了問題,宣布破產就可“一走了之”,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在機構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正常走破產途徑,消費者較難追回預付款;但如果在機構已經確定不準備運營的情況下,還繼續宣傳讓消費者交費,則涉嫌合同詐騙。
行業三大痛點尚未解決
早教行業在國內發展僅有十多年的歷史,業內專家對該行業的普遍看法是依然一片混亂,行業規范、監管和規劃發展尚未建立起來,企業仍在摸索運營中接受市場的優勝劣汰。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袁愛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早教機構不受教育部門監管,企業以商業機構的名義在工商局注冊登記,因此市場上究竟有多少早教機構也難以統計。這帶來的直接問題是,行業長期發展規劃缺位、監管空白。
此外,行業還存在三大痛點尚未解決,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特聘實踐教授、南京大學MBA兼職導師馮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行業進入門檻低,課程同質化嚴重,尚未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標準化課程體系,教師培訓體系缺乏。其次,商場店模式弊端日益凸顯,成本居高不下,授課時間過于集中。早教機構大多開設在繁華商圈,居高不下的房租和運營成本;早教機構一般在周末課程火爆,而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則相對冷清。第三,國內市場比國外規范的早教市場差距甚大,缺乏高品質IP培養用戶忠誠度和消費習慣。”
上述投資總監認為,一方面,該賽道已經失去“天時”。“雙減”政策推出后,早教市場的縮減已成大勢,比如復課時間減少、新增用戶減少、老客戶退費等。同時,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還在持續。資本市場及消費市場對該賽道已經失去信心,而信心在短期內無法挽回。因此,早教賽道在當下已經不是一門好生意。
(編輯 喬川川)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