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娟娟
近期,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已進入半年度業績的披露高峰期。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7月28日,已發布半年報業績(含預告/業績快報)的醫藥公司有127家。
五成以上公司業績增長
整體來看,這127家公司上半年錄得凈利潤554.21億元(預告按照預告中值計算,下同),實現扣非凈利潤379.91億元,兩者均創下201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以可比數據計算)。
127家醫藥公司上半年凈利潤整體同比增長67.23%,扣非凈利潤整體同比增長78.06%,兩者依然創下近七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自2020年以來,醫藥行業業績已連續三年增長。
從細分板塊看,醫療服務、醫療器械板塊上半年凈利潤同比翻倍,其中醫療器械公司實現凈利潤接近300億元,同比增長142.55%。
九安醫療凈利潤位居首位,公司上半年業績爆發,凈利潤(中值)達到153億元,位居首位,比上市以來的全部凈利潤還高(截至2021年),同比增幅超過270倍,業績大增主要系美國疫情形勢嚴峻,當地對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需求大幅增長。
凈利潤居次位的是CRO龍頭藥明康德,上半年凈利潤46.36億元,超過去兩年同期總和,同比增長73.29%;另外,達安基因、萬泰生物、明德生物等上半年凈利潤均超過20億元。
從增幅來看,五成以上醫藥公司業績增長,28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0%。九安醫療凈利潤增幅仍位居首位;其次是亞輝龍,超過650%,公司涉及新冠檢測、肝炎等概念;東陽光、ST冠福、隴神戎發等11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200%。
上半年仍有部分公司業績表現不佳,比如美年健康、國際醫學,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3年半年報業績虧損。美年健康表示,由于國內持續散點爆發的疫情,導致到檢人數下降,公司上半年有150余家體檢中心停業超40天。
資金布局醫藥股
上半年醫藥股市場表現整體不佳,但仍獲得各類資金布局。
數據寶統計,從基金持股情況看,與一季末相比,持股基金數上升的醫藥股(重倉股,以基金公布的數據為統計口徑)數量略低于下降的公司,愛爾眼科、智飛生物新增200余家基金持股,歐普康視、通策醫療、康龍化成等新增100家以上基金持股。
從持股比例變動來看,采納股份、同仁堂、華潤三九等獲基金加倉,其中采納股份為年內上市新股,涉及輔助生殖、醫療器械等概念。已發布半年報公司中,苑東生物獲公募基金加倉,藥明康德等遭減倉。
從北上資金加倉情況看,年內獲得北上資金加倉、最新市盈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5倍)、半年報凈利潤增幅超過20%的醫藥股有7只。
華特達因、基蛋生物獲北上資金加倉幅度居前,前者加倉超過2個百分點。這7股年內平均上漲2.2%,華特達因、明德生物漲幅超過40%,康華生物、ST康美跌幅超過25%。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