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連日來,多地持續高溫天氣,“平價冷飲”成為建筑工人防暑降溫的必備品。在一家不到50平方米的社區超市里,《證券日報》記者未能尋獲社會關注已久的“雪糕刺客”,卻發現了18家上市公司的85種“平價冷飲”。
在這一方小天地里,中國中鐵、中國建筑、中冶建設等施工方的工友們絡繹不絕,前來采購農夫山泉、青島啤酒、伊利雪糕、可口可樂等的“平價冷飲”。上述企業采取“薄利多銷、價平質優”的策略搶抓消費旺季,在最大的市場里擁有最高的確定性,面對疫情反復、物流不暢、成本上升時,其長年業績仍有不俗表現。
社區超市:“平價冷飲”深入人心
30多歲的劉一友已經在長沙開福區城郊開了8年超市。街那邊是喧鬧的工地,盛夏時節,長沙白天最高氣溫已經越過35攝氏度,防暑降溫成為工友們的“剛性需求”。早上太陽剛剛升起,工友們陸續走進超市,冰箱里的農夫山泉、娃哈哈礦泉水、廣藥集團王老吉、華潤怡寶、可口可樂、東鵬特飲成為工友們的最愛。
劉一友向記者介紹,“除了王老吉和東鵬特飲是4元/瓶以外,其他都是2元/瓶,伊利、蒙牛、光明在我的店里放了三臺冰箱,免費給我使用。我晚上冰好的礦泉水,早上開門就能全部銷完。”他還向記者算了一筆賬,“農夫山泉、娃哈哈礦泉水、華潤怡寶、可口可樂都有批發折讓,買30瓶送10瓶,除去電費、人工、門面,算下來還有得賺。今年夏天氣溫比去年要高,夏季也來得早,我店里的平價冷飲比去年同期銷售額增長至少35%,估計7月到9月都會是旺季。”
《證券日報》記者好奇的數了數這家不到50平方米的社區超市里有多少種上市公司的“平價冷飲”,包括礦泉水、涼茶、冰棒、啤酒、液態奶、碳酸飲料、運動飲料在內,足有18家上市公司共85種產品,平均一家上市公司就有接近5種“平價冷飲”。
忙完夜班換工下班的工友們也走進店里,靠近店門口的冰柜里擺著另一大群“平價特飲”,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雪花啤酒等等。
門外停著貨拉拉那塞得滿滿的五菱面包車,車主兩手拎著礦泉水一路小跑過來,胳膊下夾著交貨單。他滿頭大汗的向記者表示:“現在送貨生意很好,我早上4點出門送貨送到現在,還有30多家社區超市要跑。現在各個社區超市都在催著我趕緊送貨,上游廠商也都開足了馬力生產,催著我趕緊提貨。現在正是平價冷飲供銷兩旺的好時候。”
上市公司:大市場帶來確定性
美國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長期持有可口可樂的股票。在《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一書中稱贊了沃倫巴菲特的這一交易案例,并認定是其奠定當前資本市場地位的三大案例之一。書中表示,“應當投資那些所在行業的需求十分穩定,受眾十分廣泛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行業領先地位,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這些都有利于保證企業的持續銷量和市場話語權。”
記者觀察到,劉一友的社區超市里不僅藏著18家供應“平價冷飲”上市公司,似乎還藏著上市公司保持業績常青的秘密。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農夫山泉自2017年至2021年歸母凈利潤屢屢上升,分別為33.80億元、36.06億元、49.49億元、52.77億元、71.62億元。伊利股份自2017年至2021年歸母凈利潤亦一路走高,分別為60.01億元、64.40億元、69.34億元、70.78億元、87.05億元。青島啤酒自2017年至2021年歸母凈利潤亦表現不俗,分別為12.63億元、14.22億元、18.52億元、22.01億元、31.55億元。即使在疫情反復、物流不暢、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面前,上述企業的年度業績一路穩定向前,并獲得眾多機構的認可肯定。
7月19日,浙商證券食品飲料分析師楊驥發表行業周報,認為社會零售總額正在快速復蘇,強業績確定性標的表現居前,行業集中化加速,結構升級趨勢不改,看好三季度回補消費。楊驥表示,“食品飲料的頭部企業抓住了行業消費升級的窗口期,產能布局不斷深入發展,堅持品牌向上營銷下沉的基調,擁有清晰的運營模式和強大的團隊競爭。因此,業績確定性不斷增強,即便在疫情期間也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曹二保對上述觀點表示認同并補充道:“消費品市場中從來不缺少明星企業和明星產品,但是缺乏壽星企業和壽星產品。短期內,采取高價方式,瞄準高收入人群,可能在短時間里能幫助企業業績實現一定爆發,但是長期來看缺乏持續性。”
曹二保解讀道:“高價產品主要是因為目標市場規模較小,難以支撐企業走遠走長。瞄準廣大工薪階層人群進行‘平價營銷’的消費產品,可能在短時間里難有爆發性,但是疊加了產品創新、平價讓利、渠道下沉等措施,更容易出現業績常青,主要是市場規模龐大,消費群體穩定,增加了企業抗干擾、抗沖擊的經營韌性。在大消費場景中,客戶群體規模越大,企業基本面就越有確定性,也越容易得到長期主義投資者的青睞。”
(編輯 孫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