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隨著政策力度持續加碼,光伏行業站上“風口”。6月17日,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指出,“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6月17日,新能源產業鏈全面活躍,有機硅、鋰電池、光伏、儲能等板塊漲幅居前。個股方面,京山輕機漲停,帝爾激光等光伏概念股跟漲。
利好政策頻出
行業景氣度高
國家能源局6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2億千瓦,同比增長7.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3億千瓦,同比增長24.4%。
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背后離不開國家和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在國家層面,6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6月17日,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指出,要優化生態環境影響相關評價方法和準入要求,推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大力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開展光儲直柔一體化試點。在農業領域大力推廣生物質能、太陽能等綠色用能模式。推進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在污水處理廠推廣建設太陽能發電設施。研究利用廢棄礦山、采煤沉陷區受損土地、已封場垃圾填埋場、污染地塊等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
從地方上來看,3月14日,湖北省能源局發布關于落實相關政策推進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給予四類新能源項目指標,總規模738萬千瓦。
5月19日,湖北省政府公布《湖北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提出,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積極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和風光水火互補開發模式。積極推進“光伏+”發展模式,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1月至4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6.88GW,同比增長138%,其中戶用分布式需求延續高增長態勢,集中式項目儲備豐富,央企國企招標積極。隨著“十四五”時期保障性風光項目、風光大基地項目的有序推進,以及企業在海外加大推廣新能源項目的力度,預計2022年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繼續創歷史新高。
湖北光伏企業加碼項目布局
新技術有望加速行業變革
在光伏行業高景氣的背景下,湖北相關上市公司也在紛紛加大項目布局力度。
京山輕機積極進軍光伏行業,業務已經覆蓋隆基股份、晶科、晶澳等主流光伏企業,客戶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公司光伏裝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2.26億元,同比增長92.3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37.40億元(含稅)。
據京山輕機相關負責人士介紹,其子公司晟成光伏是光伏組件設備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目前已完成首臺HJT異質結清洗制絨設備的交付,產品各項指標和性能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公司還布局了TOPCon技術路線的首臺PECVD和PVD二合一設備,已完成研發、裝配,即將發往客戶進行驗證。
京山輕機董事長李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得益于行業景氣,自去年開始,我們光伏板塊增長很大,訂單非常充裕,市場占有率也在提升。未來,我們將搶抓新能源的發展機會,力爭在電池片研發的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
專注于光伏激光設備制造的帝爾激光,目前占領了全球PERC高效太陽能激光設備80%左右的市場份額,保持了較高的盈利能力。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潤約9299萬元,同比增加26.37%。
目前,公司正積極進行產業鏈的拓展,針對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電池及組件技術均有產業化布局,2022年公司PERC新增產能約有50GW,包含國外客戶擴產預期;公司針對HJT電池研發的激光LIA設備持續開拓歐洲市場。
同時,針對TOPCon/HJT/XBC/鈣鈦礦等各類新電池技術均有激光設備布局,且在新技術領域具備領先優勢,還積極向組件端激光打孔、無損劃片進行延伸。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碳目標下的光伏產業景氣度持續攀升,光伏企業也紛紛加碼擴產、增加產能,這對于光伏設備制造企業來講是很好的發展機遇,工藝先進、效率高的設備更是供不應求。不斷提升技術工藝是光伏行業持續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的必要路徑。隨著PERC+的時代到來,新型電池TOPCon、HJT異質結等技術的迭代升級也需要高品質和先進的光伏設備支撐。個人看好京山輕機和帝爾激光等先進工藝設備制造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新型電池具備高轉換效率、低光衰、低溫制程、高弱光響應等特性,降本提效空間大,是光伏發電新技術中長期競爭優勢最顯著的技術之一,TOPCon、HJT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已經分別達到25.09%、26.30%,TOPCON、HJT攜手步入量產階段,擁有技術領先優勢的龍頭設備廠商率先受益。
(編輯 白寶玉)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