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補貼迎來重磅進展,5月11日召開的國常會宣布,在前期向中央發電企業撥付可再生能源補貼500億元、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200億元基礎上,再撥付500億元補貼資金、注資100億元,支持煤電企業紓困和多發電。
今年3月底,市場曾有傳聞,拖欠多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有望得到一次性解決,不過此后并無進一步的消息。
一位電力央企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國家此前已撥付了500億元可再生能源補貼,在中央財政比較緊的情況下,再擠出500億元解決中央企業的現金不足問題,重點是能源保供。
這里有幾個關鍵點,一是補貼撥付對象為“中央發電企業”,在該受訪人士看來,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央企是能源保供的壓艙石;另外,從上述撥付安排來看,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是分批次發放,該人士也指出,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不會一次性發放。
據悉,可再生能源電價的結算,主要由中央財政根據每年收入情況下達年度補貼資金的預算,由電網公司撥付到各發電企業,近年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附加資金入不敷出,出現了一些缺口,導致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未能及時獲得補貼。
記者注意到,太陽能(000591)在近期的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相關部委正在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的自查工作,通過自查統計,進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補貼的底數,加強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促進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也是在推動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相關問題。后續公司將持續關注國家相關政策。
太陽能提到的自查工作大概率與3月底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自查工作的通知》有關,根據這份通知,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應對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的已并網項目進行自查,并于4月15日前完成填報工作。
事實上,從政策層面看,為了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價缺口問題,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2021年,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發布通知,明確指出補貼確權貸款,同時要求足額征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等政策措施,共同解決補貼拖欠問題。
除了太陽能,不少發電企業也在調研中談到關于可再生能源補貼的問題。吉電股份(000875)表示,回款情況主要根據電網結算情況和財政部資金安排;龍源電力(001289)表示,2021年,公司積極回收電價補貼款,并通過保理、ABS等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應收補貼款,公司將緊盯國家相關政策出臺,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匯報公司實際情況,探索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
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是新能源行業各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而欠補也給發電企業造成了較大財務負擔。截至2021年底,龍源電力賬面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應收余額為250.82億元,吉電股份未收回的新能源補貼超過60億元;而太陽能尚未結算的電費補貼金額達97.44億元,其中國補92.94億元,公司稱,如果國家補貼到位,將緩解公司資金壓力,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公司業績。
目前,可再生能源補貼除了面臨歷史欠補以外,未來還在補貼期內的有補貼項目會繼續產生新的資金需求,因此,業內普遍認為,除了應解決好歷史欠補,還應該關注未來新產生的補貼資金需求,特別是在新能源進入平價前的幾年,并網規模遠超新能源發展初期。
不過,由于光伏、風電等行業絕大部分都已實施平價,未來新建的新能源項目大多數將不再有補貼,并按當地的標桿電價定價,因此,未來新建電站補貼問題將逐步弱化。
還需要說明的一個情況是,本次國常會再撥付補貼資金的重要原因就是前述的能源保供。去年,面對煤炭價格的飆漲,不少發電企業入不敷出,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等央企也出現巨額虧損,有地方甚至出現拉閘限電現象;本次國常會同時明確,絕不允許出現拉閘限電。
5月12日,電力板塊表現較為活躍,華銀電力、韶能股份等多只個股漲停。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