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土拍市場,終于在春天蘇醒。
2月17日,北京新年首輪集中供地落下帷幕,除了一宗流拍地塊,本輪土拍共成交17宗地,總成交價480.23億元,約為去年集中供地總金額的四成。其中,一些熱門地塊遭到房企爭搶,最多有十家房企聯合體參拍同一地塊。
華潤置地(01109.HK)、中海地產(00688.HK)、綠城中國(03900.HK)成為本次土拍的活躍選手,綠城接連拿下朝陽區、石景山區、亦莊新城共三宗地塊,華潤置地取得豐臺區、石景山區兩宗地塊,中海地產同樣包攬兩宗地塊。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去年后兩輪,北京2022年第一輪土拍明顯回暖,一方面因房企開年拿地、年內就可以回款,所以企業大多積極參與;同時,去年北京樓市復蘇跡象明顯,本次推出的土地普遍位置不錯,因此引來房企爭搶。
不過,市場熱度依然不及去年首輪,反映出土地市場還未完全走出低溫漩渦。多位業內人士稱,當下部分城市土地市場有所恢復,但因房企資金壓力較大,拿地較為理性,預計2022年首批次土地市場將穩定在一定幅度。
熱門地塊出現舉牌“爭議”
趕在虎年開端,北京率先完成了首輪供地,兩日內共收金480.2億元。
與去年流拍頻現不同,北京新年賣地計劃彼一推出,便吸引了大量房企關注。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第一批集中供地出讓18宗涉宅用地,總起始價約491.8億元,截至16日下午3點報名結束,共有50余家房企主體參與競爭。
最熱門的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地塊,成為本次土拍的高熱地塊,共有10家房企主體報名。此外,朝陽崔各莊鄉地塊有8家房企主體報名,朝陽王四營鄉、大興區舊宮鎮、豐臺玉泉營紀家廟地塊等,均獲得4家以上房企主體報名。
在17日的線下競拍中,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地塊,不僅引來房企扎堆競拍,還因現場競爭激烈,出現了舉牌“爭議”小插曲。
下午開拍時,建發、中海、綠城、華潤、越秀、大悅城、保利+金地+建工等十家房企及房企聯合體現身,開始線下舉牌競價。按規定,如果達到27.715億地價上限,將轉為競現房銷售,若達到全部居住建筑規模,轉為現場搖號。
華潤率先出手后,短短幾分鐘便達到地價上限,中交、建發、綠地等房企均積極舉牌。但是,在達到最高限價時,出現同時舉牌的情況,主持人判定最后舉牌企業為建發,但遭到綠城和中交的質疑。膠著近一小時后,判定為建發。
在隨后的競現房銷售環節,卻意外沒有企業喊價,最終由建發拿下這宗“明星地塊”。據悉,該地塊周邊軌道交通、商業、教育等配套等較為齊全,按規定,該地塊需須配建3500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銷售指導價6.2萬/平方米。
熱度同樣較高的還有朝陽崔各莊地塊,該地塊起拍價37.8億,需配建4400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開拍后,房企激烈爭奪,最終經過55輪競拍,由綠城以43.47億地價上限取得,除了配建保障房,還有41000平方米現房銷售面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土拍中,房企以聯合體形式出現的情況大大減少。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認為,企業選擇聯合拿地往往是出于分擔資金壓力和開發風險,但由于去年多數房企資金鏈斷裂情況頻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選擇合作方式的擔憂;另一方面,北京土地出讓文件中明確規定“誰拿地、誰開發、誰售賣”,加之高標準建設方案壓身,利潤空間有限,因此企業開始多傾向于“單打獨斗”。
值得關注的是,房企在舉牌時也較為謹慎,更加注重利潤空間。
以朝陽區王四營地塊為例,該地塊由中海、金地+保利、北京城建、華潤等5家企業參加現場競價。實際出價時,只有中海及金地+保利聯合體輪番報價,最終由后者以42.4億元競得,溢價率8%,項目限售價格71000元/㎡。
中指旗下“土地情報”表示,上述地塊最后一口報價時,主持人將競價幅度調整至1000萬元,仍沒有企業報價,可見土地出讓方和開發商之間的價格博弈十分微妙。
大幅回暖仍然艱難
與去年對比,北京2022年首輪供地表現穩定,沒有出現大量流拍的現象。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中海、華潤、保利、城建、首開等企業參與熱情較高,這與穩健型房企的資金狀況相對較好直接相關。年初獲取的地塊,有機會本年內形成銷售儲備貨值,也成為房企關注本輪土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盡管如此,當下土地市場仍難言回暖,參與企業數量不如去年首輪,企業出價分化也非常明顯。
“北京本輪的土拍情況,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市場當前局勢與發展走向。”關榮雪認為,房企的資金現狀仍是土地市場投資動作相對收斂的主要因素。
此外,配建“保障性住房”和“競現房銷售”,是這次土拍的亮點。資料顯示,北京進一步強化了現房銷售預期,有9宗地需要競現房銷售,比例較2021年第三批明顯增加。但在最終實際出讓時,只有一宗是通過競現房的方式成交。
“企業資金壓力猶存,主要是由于現房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對房企資金周轉能力的考驗較大。”關榮雪表示。
放眼全國土地市場,1月份整體土拍同樣難言火熱。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1月全國經營性土地供應總建筑面積為948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9%。
從企業方面看,中指數據顯示,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837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2.6%,綠城中國、華潤置地、濱江集團2022年1月拿地金額位列前三。“受各類金融調控政策影響,房企資金承壓,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降低。”
進入2月份,北京率先打了土拍頭陣,福州、徐州等地也紛紛公布今年第一批供地計劃。其中,福州推出了20宗土地,計劃于3月16日至3月17日公開出讓;合肥今年首輪集中供地擬出讓32宗土地,拍賣起始時間為3月17日。
為提升房企的拿地意愿,各地同樣在優化出讓條件,比如下調保證金比例、減少配建和自持規模等。不過,土地市場回暖能否成為趨勢,仍然有待觀察。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近期,除個別城市土地市場回暖外,大部分城市土地市場仍偏冷。償債壓力下,部分房企無錢拿地,謹慎觀望的態度難以大幅扭轉,加之今年房企收購并購機會增加,2022年整體土地市場回暖的速度可能不會很快。
以發布供地計劃的合肥為例,中指研究院稱,本次合肥土拍達到最高限價后,粗估樓地價差在5200元/平方米-9400元/平方米間。考慮到提升的開發商門檻和品質要求,本次土拍所能剩余的利潤,會直接讓小體量房企望而卻步。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