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受12月6日的兩則重磅利好消息影響,當日房地產股迎來“批量”漲停。
市場普遍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的表述,央行全面降準,及此前“一行兩會”對支持房企合理正常融資的相繼表態,都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帶來積極信號。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9月底以來,包括央行在內的多個部門,頻繁釋放房地產維穩信號??梢哉f,隨著前期樓市調控取得明顯成效,針對個別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過度收緊,監管部門已開始著手政策糾偏,以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二手房成交量初現筑底跡象
受調控政策在供需兩端的持續發力,今年年中以來,樓市熱度可謂一降再降。不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并不只是要避免“過熱”,同樣也要避免“過冷”。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針對房地產市場陸續釋放政策“暖風”。而相應的,房地產市場也在逐步修復由數輪調控所帶來的成交量下跌。
以二手房市場為例。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的二手房市場專題報告顯示,11月份,其監測的50城二手房整體成交量環比增長約2%。盡管同比仍持續下跌,但環比數據已連續兩個月增長。而在這50個重點城市中,約半數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現環比回升。此外,易居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11月熱點城市二手住宅市場報告》亦顯示,11月份,其監測的13個熱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28.9%。
從單個城市看,結合記者從中指研究院了解到的數據,11月份,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17%,二手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17%,結束二手房成交4連降局面。深圳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數、成交面積環比分別增加115.6%、119.7%,成交量在今年連續7個月下跌后首次出現回升。
“總的來說,全國50城二手房成交量實現環比連續兩個月增長,這是市場呈現初步筑底的信號。”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樓市成交量初現的筑底跡象,主要受益于近期信貸環境的改善。
結合貝殼研究院監測房貸利率變動來看,11月份,其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69%,較10月份回落4個基點;二套房貸利率為5.96%,較上月回落3個基點。要注意的是,上述城市中約有30%的城市下調房貸利率,下調范圍較上月繼續擴大。從放款周期來看,前述100+個城市的平均放款周期約為68天,較上月縮短5天。這是自今年4月份以來的首次縮短,可以明顯看到銀行放款力度加強。
58安居客研究院分院長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信貸環境的改善,確實有助于樓市成交的回暖。事實上,若僅從近期全國樓市的表現來看,成交量可以說已觸及低點。預計短期內略有寬松的信貸政策仍延續的前提下,12月份的樓市成交量有望有所進一步“抬頭”,市場的情緒面也逐步回歸平穩和理性。
張波認為,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央行全面降準,信貸環境進一步改善,預計樓市成交量在明年春節后會出現一個較為明顯的反彈。當然,在樓市調控政策依舊從嚴的影響下,“量升價平”或是其重要特點。
樓市政策徹底轉向待確認
作為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會議,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市場的表述,無疑進一步提振的市場信心。
具體看,該會議強調,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陳文靜稱,繼此前銀保監會明確表態“現階段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并購貸款,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后,此次會議再提“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預計后續針對剛需和改善性住房的資金需求將得到更好地滿足。
在許小樂看來,此次會議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標志著前期高壓緊縮的樓市調控政策拐點確定,結合央行全面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無疑將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正向利好。即在降準影響下,房貸利率或進一步下降,放款速度有望加快;另一方面,房企融資環境亦有望得到進一步的邊際改善,房企合理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利于降低房企債務風險。而這也將鞏固11月份房地產市場的底部復蘇局面,對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的房地產市場構成利好。
不過,針對房地產政策是否已現拐點,市場中亦有不同的聲音。
在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看來,過去幾年,房地產行業的規??焖贁U張主要靠的是快周轉戰略。然而,隨著樓市調控內容的變化,如“三道紅線”收緊房企杠桿擴張上限、房價上漲預期不再以及房企資金鏈收緊等因素影響,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信用風險呈現出較強的“自我強化”特征。
李奇霖認為,要把房企過緊的外部融資約束進行松動。包括放松過緊的按揭信貸政策,滿足房企正常的流動性需求等。只有房屋購買需求回歸正常、房企外部融資壓力緩解、流動性壓力得以降低,房企繼續低價拋售資產的壓力才會隨之下降。屆時,信用風險無序釋放的壓力才有望緩解,從而促進市場回到一個正常的狀態。總的來說,目前還尚不能確認房地產政策是否會徹底轉向。政策面針對房企的放松措施仍然是邊際的,是因為防風險和保交付的需求,而非“走老路”。
(編輯 上官夢露)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