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見習記者 賀王娟
中央企業專業化重組再添一例,12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物流集團))正式掛牌成立,以綜合物流作為主業的新央企誕生。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可以稱做是行業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物流行業的央企專業化重組有助于優化大宗商品的倉儲、物流網絡布局,形成全鏈條的大宗商品倉儲、物流體系,補上中國現代物流產業的一塊短板。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推進的背景之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將取得實質性成效,新的央企還會繼續出現。在新發展階段,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仍然是重點。
“強強聯合”
據了解,新組建的中國物流集團由原中國鐵路物資集團與中國誠通控股集團物流板塊的中國物資儲運集團、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4家企業為基礎整合而成。同步引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3家戰略投資者,形成緊密戰略協同。合并后的股權結構為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中國物流集團38.9%的股權;3家戰略投資者分別持股10%、7.3%、4.9%。
“這次合并的企業主要以上市公司為主,實力都比較強,算得上真正意義的‘強強聯合’,可以說是物流業的超級艦隊。”對于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正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時機,全球物流業供應鏈體系、儲存體系,尤其是海運、貨運、航空運輸都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景氣周期。此外,由多家上市公司及東方航空等3家戰投企業構成中國物流集團,在物流行業相當于把‘海陸空’全部占據了,組合成了最強‘國家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物流集團擁有包括中國鐵物(000927.SZ)、中儲股份(600787.SH)、華貿物流(603128.SH)、國統股份(002205.SZ)四家境內上市公司,其在各自的物流領域都各有側重且家底殷實。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鐵物主要面向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鏈管理及軌道運維技術服務,油品業務和工程建設物資集成服務業務的收入占該公司總營收的50%以上。對于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中國鐵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目前對公司主營業務沒有影響,但不排除后期會與控股股東有業務上的協同。
而中國物資儲運是一家大型倉儲物流商,業務范圍包括期現貨交割物流、大宗商品供應鏈、互聯網+物流等領域。華貿物流是一家第三方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商,其海外網絡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及地區。中國物流則在30余個樞紐城市建立了大型物流園區,擁有10余個海外監管庫和堆場,3座內核碼頭,鐵路專用線31條。中國包裝則是一家具有比較完整的包裝工業體系和國內外貿易服務體系的大型企業集團。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整合的5家企業各自的業務都十分強勁,但其業務亦有重合的部分,未來整合后的中國物流集團如何揚長避短,發揮出“最強效應”,也將成為中國物流集團需要面對的問題。
趙小敏也認為,雖然目前中國物流集團引進東方航空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但東方航空的空運市場并非最大,接下來不排除中國物流集團會進一步引入民營物流企業作為財務投資者或是戰略投資者。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鐵物和中國誠通物流板塊在倉儲、運輸和產業資源方面都有相當深厚的積累,并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享有優勢,專業化整合將有利于企業之間展開協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或重塑物流行業格局
事實上,兩家物流央企的重組整合早有端倪。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提出,培育骨干物流企業,鼓勵大型物流企業市場化兼并重組,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就海運業務來看,雖然目前我國企業參與度很高,但對于全球海運的定價權其實我們能掌控的有限。趙小敏同時舉例說明,“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在一定程度肯定是有利于增強我們海運的國際話語權,不過想要達到決定權的程度,還需一定時間的發展磨合。因為中國物流集團才剛成立,如何發揮‘1+1>2’的效應,如何影響國際市場影響運輸的結算模式等都還需要時間。”
“中國物流集團一成立,就進入物流和供應鏈企業創新轉型的新賽道。數字化已經成為物流和供應鏈企業推動資源整合、流程優化、組織協同,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根本任務。未來全球競爭中,尤其是數字化賦能的物流和供應鏈領域,影響整個國家的產業鏈競爭力。”李錦建議,“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后,應該在物流與供應鏈數字化融合上下大功夫,提高物流與供應鏈網絡化、智慧化、服務化水平,加速產業鏈形成和價值鏈重構,促進新型生產與物流組織形態的形成。這不僅對物流集團本身,而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的需要。”
談及對國內物流企業的影響,趙小敏認為,中國物流集團的定位就是全球一流的綜合性物流集團,對于國內物流行業來說,有利于提升國內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且有利于改變過去大而全行業競爭局面。從國際市場來看,有利于擴大我國物流行業的在國際市場的整體影響力。
此外,對于國內的快遞物流企業來說,趙小敏建議,要差異化發展,往產業、城市集群發展靠攏,雖然中國物流集團側重點是在于產業端的布局,表面上來看對于多內偏向于C端的企業沒有影響,但實際上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國內的快遞物流企業還是需要形成一些資源交叉的互換,并且未來可以有機會嫁接在中國物流集團上尋求合作和拓展機會。
(編輯 上官夢露)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