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隨著人們健康消費理念的養成,一方面驅動著醫藥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線上購藥習慣加速形成,以及網售處方藥等政策的逐漸解綁,使得醫藥電商成為藥企日益重視的商業渠道。
《證券日報》記者在京東平臺發現,雖然多家上市藥企在其旗艦店推出了雙11促銷活動,但均把健康養生作為核心宣傳話題。另外新上線的美團旗艦大藥房,通過是B2C模式,不僅與眾多連鎖藥店合作,為用戶提供執業藥師在線咨詢服務,還與同仁堂、康恩貝、江中等多家國內藥企品牌直接合作,通過官方直采保證品質。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疫情期間,為方便慢性病患者復診取藥,各地醫保局積極支持“互聯網+”,線上渠道已經成為眾多藥企在公立醫院渠道外的另一個重要市場。尤其是一些藥企因為集采藥品價格較低,加大了院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其中之一就是與電商平臺合作共建線上零售渠道。
史立臣說:“如果藥企僅僅是拓展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藥店市場,只是將消費場景從線下醫院分流到線上醫藥零售端,并不能形成增量市場。而從線上醫藥消費趨勢來看,除了處方藥外,消費者更多是購買與健康有關的消費品,因此處方外流和健康消費相結合,將對醫藥零售帶來更加多樣化的消費訴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藥產品也在今年雙11掀起了國貨養生潮。據天貓醫藥健康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天貓雙11預售期間,同仁堂、東阿阿膠等一批老字號預定量可觀,另外,黃芪、靈芝等原產地中醫藥滋補品成,熱門選擇,傳統中醫藥及滋補產品在今年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中醫藥領域一直以來重視院內市場,近年來隨著健康消費需求高漲和醫藥線上渠道發展,中醫藥企業也積極實施零售端轉型,除了研發切合大眾健康需求的消費級產品,還有結合循證醫學體系研發新型中藥,在中醫藥基礎上,發展出創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
“雙11對平臺方和藥企來說,是一個促進協同的機會。在這個時段做促銷活動,有助于開拓藥企的零售端市場,而貴重藥和處方藥一般不參與促銷打折,所以輕健康類藥品就成為營銷推廣的重點方向。藥企線上零售終端的新增量,也會直觀的體現在公司業績上,而且通過引流會員等方式,使企業擁有可量化的消費群體,進而能形成自己的大健康產業。”龔濤說。
(編輯 孫倩)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