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從2015年到2021年8月份,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一共批準了72個創新藥,其中4個品種是中美雙報。特別是近兩年,CDE批準的創新藥數量快速提升,2020年是20個,今年到現在為止是25個。我國的創新藥實現了零的突破,開始量變過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周思源9月25日在“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介紹。
這一系列變化離不開國家持續推出的鼓勵藥物創新的政策,尤其是以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為代表,通過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建立研發與審批過程中溝通交流機制、建立臨床試驗申請默許許可制度、建立豐富藥品加快上市通道、大力推進技術要求國際接軌等,我國藥品上市駛入快車道。
當下,我國的藥品申請積壓現象得到緩解。周思源介紹,2019年至2021年8月底,CDE總計受理注冊申請任務25535件,審結25120件,任務進出基本平衡。今年,按正常時限進行審評的比例達到了98%。自2017年實施優先審評審批制度以來,有784件、484個品種通過優先審評獲批上市。自2020年7月新《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實施至今年8月底,已將67件突破性治療藥物申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有55件(33個品種)注冊申請經附條件批準上市;經特別審批程序批準上市4個新冠疫苗。
在中國藥物加速上市之際,其創新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值得關注。
周思源指出,中國的醫藥創新仍與美國等國家存在差距,具體體現在獲批firstinclass的藥品數量、批準新藥的結構以及所批藥物涉及的治療領域范圍。
據了解,當下藥物創新主要集中在抗腫瘤、內分泌和消化系統。2018年到2021年,國家藥監局批準創新藥64個,其中抗腫瘤藥物和抗感染/病毒藥物占比達到58%,而美國FDA藥審中心2020年批準53款新藥,抗腫瘤藥物占比為40%,而58%是用于治療罕見病。這種情況也存在于藥物研發領域。三年來,我國1類創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批準適應癥中有54%是抗腫瘤藥物。
除了藥品研發、上市集中抗腫瘤領域以外,我國還存在醫藥研發基礎相對薄弱、產品同質化突出等問題。今年7月份,《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的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以PD-1/PD-L1為代表的研發扎堆現象引發熱議。
目前,PD-1/PD-L1的注冊申請情況為,PD-1受理276件,申報企業42家;PD—L1受理148件,申報企業29個;將兩者申請的適應癥進行整合,共涉及瘤種18個,其中肺癌是42家企業155個受理文號。
對此,周思源表示,“創新需要關注患者的需求,要對臨床價值給予關注,要充分探索臨床價值。一是藥物創新應全面關注各個治療領域的臨床需求,比如說罕見病、兒童用藥;二是藥物研發是一個發現、探索、確證臨床價值的過程。確定臨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還應該包括其在現有治療體系中的特點、地位以及是否滿足患者的需求,要真正以患者為中心,要給患者提供有臨床價值的治療。其三,要通過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臨研發為臨床價值的評估提供全面、科學的證據。”
(編輯 喬川川)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