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掀起的“滴滴風波”似乎遠沒那么簡單,互聯網獨角獸們赴美上市的路徑正變得越來越難。
7月1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稱,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修訂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辦法》提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如何判斷是否會帶來國家安全風險?根據《辦法》介紹,網絡安全審查重點評估采購活動、數據處理活動以及國外上市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主要考慮的因素有: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或出境的風險;國外上市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國外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等。
“滴滴”遭遇“三連擊”
1、第一擊:網絡安全審查+停止新用戶注冊
7月2日晚,中國網信網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關于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公告稱: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詳細情況在(《"滴滴出行"被審查,從網絡安全審查第一案看《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的適用與合規應對》,吳衛明,錦天城微信號文章)一文中已有介紹,這里不再展開。
2、第二擊: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下架
7月4日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報》,內容如下: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我們可以看出,7月2日發出第一個公告后,7月4日發出第二個通報,且在非工作日緊急發布通告,可見監管機構對于此事的重視。而"網絡安全審查"引發停止注冊新用戶,"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則引發APP下架,特別是第一個通知中提到了"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網絡安全無小事、數據安全無小事"。
3、第三擊:“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下架
7月9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報稱,“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網信辦通知應用商店下架25款App。
值得注意的是,除滴滴外,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等3家平臺同樣正在接受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上述平臺均停止新用戶注冊。
而滴滴、滿幫集團、BOSS直聘都是今年6月份在美國上市,被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后,股價均遭遇大跌。
多家國內企業取消赴美IPO
要注意的是,當前數字時代中,100萬用戶信息對于各大“獨角獸”企業而言是很容易逾越的界限,這也意味著國內企業赴美上市的成本已然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這或與當前監管層關于中概股的監管收緊有關。
往前看,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特別提及,要加強中概股監管。
其中規定:“切實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修改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
按照此前消息,今年下半年,預計會有不少知名“獨角獸”企業會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例如,keep、喜馬拉雅、便利蜂、零氪科技等等。但如今已陸續傳出上市終止的消息。
根據最新的媒體報道指出,運動社交平臺Keep已停止美股IPO計劃。
根據啟信寶數據顯示,Keep于2015年2月正式上線,6年時間里,Keep已累計進行了8輪融資,在8輪融資中共獲超6億美元。其中在2016年8月16日,Keep獲得了來自騰訊的C+輪戰略投資。而就在不久前,由軟銀愿景基金牽頭的最新一輪融資中,Keep又獲得了軟銀集團、高瓴資本、騰訊投資、Coatue、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時代資本、紀源資本、五源資本共計3.6億美元的融資金額。
上月,國家網信辦對運動健身、新聞資訊、網絡直播等App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情況進行了檢測,Keep因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受到通報。
同樣于近期傳出取消赴美IPO計劃的還有喜馬拉雅,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成立以來,喜馬拉雅共獲6輪融資,主要投資方有小米科技、普華資本、高達投資、華山資本、寬帶資本CBC、漢心景紅、創世伙伴、好未來等。
同一時間被爆取消IPO計劃的零氪科技則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數據驅動的醫療科技公司,在腫瘤、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提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整體解決方案。
行業人士激辯影響幾何
多位業內知名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撤銷赴美上市風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當前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國內監管政策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這次終止上市潮)和滴滴遭審查、中概股表現不佳有關,也和美股投資人風險偏好轉變有關,當然,也受美股未來財務審計趨嚴等影響,但總體上中概股撤回美股IPO和繼續在美股IPO都是較為尋常的個別現象,各家有各家的考慮,并不一定都是受到同一個因素的影響。”
國內從事美股證券集體訴訟的知名律師郝俊波也對記者指出:“近期中企暫停美股IPO應該與監管部門加強網絡安全審查有關,(不過)個股表現不會影響其他股票。”
不過,就是市場影響來看,大多數行業人士認為影響有限。從一級市場來看,行業認為國內科技企業還有諸多其他選擇,如港股、A股等。
“大部分公司可以繼續選擇去香港上市,也可以選擇A股上市,并不是說就上不了了;而且去美國上市的,往往都是以國際一級市場投資者為主的,對國內一級市場投資者影響不大。”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受訪指出。
“這次的確是對赴美上市的熱潮澆了一盆涼水,但從長遠來看對國際資本的追逐利用永遠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機會和趨勢。”郝俊波說道。
盤和林則認為近期的終止赴美上市現象或只是暫時的:“個人認為,中企赴美IPO是暫時性收縮,未來還會恢復。直到我國A+H兩個市場流動性和承載力上升,可以承載這些公司IPO。也能給予這些中概股一個合理的估值,那時候美股對于中概股的吸引力下降,自然就不再有中概股熱衷去美股上市。”
盤和林進一步補充道,“美股對于科技公司,尤其是沒有盈利的科技公司誘惑力還是存在的,主要是盈利門檻低,上市門檻低,且沒有估值天花板,其流動性也是非常充裕的,現階段,國內A股的體系還有待進一步放開,而港股,則會成為大多數中概股,互聯網企業的IPO新目的地,不過,港股當前的估值水平并不高,流動性稀釋非常嚴重。”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