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成都樓市又出新政了。法拍房被狠狠降溫,‘網紅盤’的限購措施也進一步增強,炒房投機者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希望新政能幫助我們這些剛需購房者更加順利地買到房。”成都市民陳女士研究最新出爐的樓市新政后不由得發出了感嘆。
3月22日晚間,《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出爐。《通知》從強化住宅用地供應管理、深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強住房交易管理、嚴格金融審慎監管、加強市場秩序監管、落實調控主體責任等七個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其中,法拍房納入限購限售管理、“網紅盤”限售期限由3年延長至5年、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等內容受到了廣泛關注。
“網紅盤”限售期延長至5年法拍房將被納入限購限售管理
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成都樓市的熱度此前一度攀升,并出現以川發天府上城、凱德卓錦萬黛等為代表的“萬人搖”網紅樓盤,引發市場熱議。
成都在此次發布的樓市新政中再次針對熱點樓盤“出招”。《通知》在“加強住房交易管理”中提出:“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項目,所購商品住房限售期限將由3年延長到5年”,精準打擊針對“網紅盤”的炒房行為。
事實上,成都自2020年以來已持續出臺措施為“網紅盤”降溫。2020年9月,成都就曾出臺《關于保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表示要加強熱點樓盤銷售方案審核,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優先保障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同年11月發布新規宣布,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此次《通知》的發布,被認為會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對成都“網紅盤”的降溫舉措。
另外,對法拍房交易的管控也成為此次成都樓市新規的一大亮點。此前,由于部分不法中介機構利用成都“法拍房”未納入限購限售范圍的空隙進行惡意炒作,個人當事人虛構債權債務糾紛通過訴訟取得住房等現象時有發生,變相規避限購政策。
對此,《通知》規定:“依據合同約定方式取得本市住房的主體,以及通過司法拍賣、變賣等取得本市住房的主體,均應當符合本市住房限購、限售政策的規定。”據悉,將法拍房等納入限售管理后,上述房源也需要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轉讓。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上述內容是此次成都樓市新政中最核心、也是購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根據新規,一些熱點樓盤后續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管控,會出現降溫,包括一些以司法拍賣等等方式取得的房產,也需要符合這樣的限購內容。這是進一步打了政策補丁,使得限購政策更為全面。”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道。
開發商需注意后續市場進一步降溫的可能
除了出臺措施對“網紅盤”“法拍房”降溫,《通知》還涉及增加成都住宅用地供應,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要全面實施“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出讓,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調整成都市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切實防范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多項措施。
在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安居客全國主編張波看來,成都此次出臺的措施對土地側的調控快速到位,一方面會增加住宅用地供應(2021年度全市住宅用地供應總量增長20%以上),同時“兩集中”政策也直接落地,要求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嚴格實行集中公告、集中出讓,合理制定土地出讓方案。另一方面對土地競買主體資格強化審查,超出房地產開發企業“三道紅線”、存在重大失信行為的競買人,直接剝奪參考競拍的權利。此舉對于穩定土地市場的作用會非常明顯。
張波向《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指出:“成都全面學習了各地調控的經驗,此次政策可謂‘集大成者’,包括司法拍賣、變賣等取得本市住房的主體必須有購房資格,學習深圳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和上海類似對熱盤進行限售等措施,對將切實穩定房價和市場預期起到重要作用。”
看懂App財經評論員、房地產高級經濟師周正國認為,此次的成都房地產新政是樓市降溫的必要政策強化。“在疫情影響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形勢下,政策強化有必要。拉長禁售期有助于降低炒作。二手房指導價格機制可以通過價格信號指揮棒功能,降低盲目追漲購買,促進理性購房。限房價競地價機制推出,也將有利于降溫。”周正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道。
從本次成都樓市新政的后續影響來看,嚴躍進認為,這將有助于促進市場的穩定。“尤其是提到了給現在一些限購政策‘打補丁’,以及對所謂熱點樓盤限售期的延長,這些都符合穩定市場的導向,有助于后續市場的健康發展、減少炒作。從開發商角度來講,他們必須要注意到后續市場有進一步降溫的可能,在拿地方面,一些‘雙集中’供地以及住宅用地供應、住房保障方面用地需要開發商不斷去研究新的供地模式、供地結構,進一步促進拿地方面的精準性,進一步跟成都房地產市場進行匹配。”他說道。
(編輯 才山丹)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