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群
作為凹凸棒粘土資源大省,如何整合好礦山資源并合理有效利用,是擺在安徽省面前的重要任務。3月15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支持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下稱“《政策》”),力求在資源利用、產業集聚、基金支持、人才支撐等各方面推動省內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凹凸棒素有“工業味精”之稱,享有“千用之土、萬土之王”之美譽,具有“膠體、吸附、載體、補強”四大核心功能。中國已探明的凹凸棒石粘土儲量有7億噸(預測有20億噸以上),其中安徽明光市境內凹凸棒遠景儲量超過10億噸,凹凸棒石粘土品位居世界前列。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資源分布來看,凹凸棒粘土全世界的儲量中70%在中國,中國80%的儲量分布在江蘇盱眙和安徽明光,剩下的儲量都是零散分布。
坐擁天然資源優勢,《政策》要求,安徽要建立健全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支持建設省級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研發機構、檢驗檢測中心,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為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知識儲備和技術支撐。通過依法依規擴區方式,將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園納入相關省級開發區建設管理。優化整合礦產資源,加快推進凹凸棒礦權整合,促進凹凸棒資源綜合利用。加快對凹凸棒資源勘探,依法科學有序設置礦業權及年度開采計劃。支持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做好玄武巖等共生資源的開發、利用。
“凹凸棒作為一種吸附劑、干燥劑是一種新材料,它的用量雖然不大,但是在生物醫藥、航天航空、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安徽省經信廳原材料工業處處長陳保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像涂料、化妝品、空氣凈化和水凈化產品、防霧霾產品等等都能用到。加上安徽省有天然的資源優勢,希望能加快材料研發和行業應用。
前述業內人士也給記者做了科普:“凹凸棒可以做懸浮劑使用,在油漆里混合一點,油漆就很均勻。另外,它的吸光性和阻光性也很好,在單晶硅或者多晶硅里加一點,能夠吸收更多光線。”
《政策》表示,安徽省要將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圍繞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涂料、環保、化妝品等產業鏈,加快引進培育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領軍企業和重大項目,支持凹凸棒基深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安徽省各類引導基金通過跟投、聯合投資等多種方式,支持凹凸棒基新材料企業成長壯大,支持符合條件的凹凸棒基新材料企業股改、上市(掛牌)、發行債券。
此外,《政策》還要求將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人才列入全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暢通與國內外頂尖人才對接渠道,加快引進一批“高、精、尖”凹凸棒技術人才和科研團隊來安徽創新創業。
在陳保章看來,《政策》的出臺基于兩個目的,一是將原來松散各地的礦權收歸國有,引入一批大型企業做好資源的開發利用。“明光地區的礦產資源原來都是私人開發,礦權被個體戶把持,不利于產業整合發展。省里出臺這個政策有助于礦山整合,政府將出資把礦權收回,重新引入一批大型企業,做好凹凸棒材料的深加工。”陳保章說,“另一個目的就是提高管理效率。凹凸棒土資源分布在明光市下面的各個鄉鎮。但是明光市和下屬各個鄉鎮都有自己的開發區管委會,政策容易打架。現在省里這個《政策》要求將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園納入省級開發區建設管理省級開發區是可以飛地管理的,這樣以來縣里面的開發區可以直接管到下面鄉鎮里的開發區,提高管理效率。”
前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美國在凹凸棒的應用領域研究最為深入,中國暫時落后一點,但差距不大。“過去企業把資源的半成品賣給美國,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做規劃,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把各家企業整合進來,把資源的半成品供給有實力的國內企業。”
資料顯示,2018年10月,明光市政府與上海交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上海交大—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依托這一平臺,明光市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和專家開展凹凸棒產業科技研發、成果孵化、產業轉化,共同推動高附加值領域研究得到突破和規?;瘧?,凹凸棒產業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編輯 孫倩)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