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的社區團購異常火爆,不僅有傳統的社區團購電商,阿里的盒馬優選(淘寶買菜)、拼多多(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滴滴的橙心優選、順豐的豐伙臺等巨頭紛紛入局酣戰。
對于尚處于初期的社區團購玩家而言,目前大多處于“燒錢”階段,持續的資金來源成為其重要支撐。上市,已被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提上日程。
行業“第一股”之爭打響
社區團購成為當下火熱的賽道。
十薈團、興盛優選等老牌社區團購企業已經布局多年,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等成為互聯網巨頭的代表,依靠拼多多、滴滴、美團等互聯網企業的巨大流量,欲與傳統社區團購企業瓜分甚至搶占本地生活的“蛋糕”。社區團購平臺還在不斷增加。另外,各地的本土社區團購平臺也非常活躍。
在社區團購快速發展之時,社區團購企業的行業“第一股”之爭也打響。市場關于叮咚買菜、美菜網、每日優鮮爭奪“第一股”的消息不斷傳出。上線“熊貓大鮮”業務,加入社區團購賽道的水果連鎖企業百果園,也被傳出將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欲沖擊水果零售第一股。
原因何在?零售策略分析人士、粵成股份創始人洪仕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歷了幾年的布局,目前規模性企業已經出現,部分企業已經漸漸有了上市的資本。但目前市場激烈的競爭和對資金需求量增大,是企業上市的主要動力。同時,疫情帶動了社區團購的興旺,讓眾多巨頭加速發力,老牌社區團購均感受到了壓力。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認為,社區團購已與生鮮電商在用戶上高度重疊,并且快速擴張到一線城市,進行用戶爭奪。2021年,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的卡位戰會進一步升級。
同時,從生鮮電商的融資情況來看,也已經到了“不得不上市”的階段。
目前社區團購的融資規模已經超過百億元,最鼎盛時期在四個月內就有超百家企業入局。即使是在2018年最冷的資本“寒冬”里,第一批社區團購公司也分別拿到了紅杉中國、IDG、真格等一線創投機構的投資。當下,企業的融資環境已經改變,資本更加謹慎,在巨頭圍攻之下,社區團購面臨的挑戰加大,上市窗口期收緊。
電商零售業觀察人士、京東電商戰略顧問莊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社區電商格局未定,產業資本和VC還在加大投入,企業上市之后會獲得更多資金參與市場競爭,還能獲得供應商的支持和信任。上市,是很多社區團購企業在擴大資本和規模上謀劃的重要途徑。”
莊帥認為,目前來看,社區團購企業的融資環境并不寬松,且在多輪融資后,自身需要擁有造血能力,擴大融資渠道,融資從一級市場走向二級市場是發展趨勢。市場競爭激烈,資本起到助力規模和渠道拓展等作用,社區團購企業即使實現了上市,依舊會面臨較大壓力。未來幾年,社區團購的競爭會更加殘酷,一批企業將敗下陣來,市場優勝劣汰,份額逐漸集中。
市場將逐步進入成熟期
縱觀整個市場,目前在社區團購領域仍未跑出一家“獨角獸”企業,反倒是“燒錢”過猛、短板突出,讓社區團購有降溫之勢。
社區團購是市場催生的一個新的細分產業或行業,目前,整個社區團購處在成長階段,并開始向成熟階段邁入。
獨立經濟學家、投資人王赤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隨著消費需求快速增長,行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市場處于增量階段,社區電商處于成長生命周期階段,這一階段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目前行業門檻初步建立,競爭格局尚不明朗,行業頭部還沒形成,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同時,前期由于資本過熱引起的過度補貼和虛假繁榮,社區團購市場上出現了價格體系和供應體系的混亂,嚴重擾亂了生鮮市場,市場上爭議不斷。
但社區團購企業不斷傳出上市,意味著行業當前已開始向成熟階段邁進。同時,在建立公平秩序等方面,市場相關部門已經參與進來。
去年,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不得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排除、限制競爭等。
王赤坤認為,未來幾年,隨著監管加強,行業進入成熟階段,社區競爭格局將明朗,企業數量逐步減少,行業門檻建立,行業頭部形成。行業投資出現平穩,并逐步有投資機構退出,部分項目上市。
(編輯 喬川川)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