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近日,北京朝陽區、昌平區、海淀區等陸續下發《關于繼續做好我區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機構、外語語言能力培訓機構及與中高考高度相關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停止線下培訓和集體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關于開展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檢查的函》。
根據《通知》,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機構、外語語言能力培訓機構及與中高考高度相關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將繼續停止線下培訓和集體活動,具體復課時間另行通知。
這意味著剛剛開課幾天的北京線下機構將再次“停擺”。
海淀區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3月10日去教委開會通知要繼續停課,尚不清楚何時能開課。
實際上,校外培訓機構被整頓并不意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校外培訓、學生減負等話題頻頻被代表委員“點名”,有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規范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整頓有望加速線下機構洗牌和重整。
“從這次北京整改的措施來看,線下教培機構受到整頓在所難免,而這個行業的亂象也到了需要整治的時候,新一輪洗牌是必然的。”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課外培訓機構將被整頓
關于課外培訓機構的話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受到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鎮海中學黨委書記張詠梅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努力把學生從校外學科類培訓中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陪讀中解放出來。
張詠梅認為,校外培訓尤其是一些學科培訓類校外培訓已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本義,給中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教育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在《關于加大力度治理破壞基礎教育生態行為的建議》中提出,各地黨委政府主動作為,多部門聯動,對培訓機構進行全方位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海也表示,要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與規范,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情況發生。
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今年要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減輕學生和家庭負擔,把學生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送學陪學中解放出來。
線下機構或重新洗牌
2018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構建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總體制度框架。兩年多以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機構存在違規經營、超期收費、虛假宣傳、卷錢跑路等行為。
東吳證券分析師吳勁草表示,從2018年開始整治以來,整個K12教培行業(尤其是初中和小學階段的培訓)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洗牌,不夠規范的中小教培機構大量倒閉,而新東方、學而思等大型上市培訓機構經營較為規范,整改后持續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不少線下機構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導致有家長預繳的巨額學費打了水漂,投訴無門。
據了解,此次校外機構整頓主要集中在辦學許可證、資金監管和核查教師資質等問題。
根據《通知》列出的第一條工作內容,即“全面排查,建立臺賬”,轄區內所有中小學學科類、外語語言類和中高考相關學科類培訓機構,都需要建立工作臺賬,并于2021年3月12日中午12點前上交。
海淀區更是在《通知》中明確資金監管機制:“正規的培訓機構必須和銀行簽訂監管合同,所收的學費不可以提前支取,過了監管期才能動,以解決退費難問題。”
“一旦資金被監管,沒有消課的費用不讓動,中小培訓機構的現金流可能會支撐不住。”有K12培訓機構老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吳勁草認為,本輪整治有可能成為2018年以來較大規模的行業整治行動,或將淘汰出清一批中小K12課外培訓機構,行業監管持續趨嚴。
陳禮騰表示,停課排查對于機構的壓力較大,長時間停課容易造成中小機構資金鏈斷裂。整頓有望規范行業經營,并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資質健全的頭部公司更容易存活下來。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國線下教培機構已經進行了一輪洗牌。”張毅表示,預計在今年各地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整頓,有可能出現大批中小型培訓機構會倒閉的情況。但通過整頓、規范秩序,未來更有利于課外培訓行業的健康發展。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