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碳中和”“碳達峰”成為2021年兩會高頻詞。
有業內人士提出,作為終極清潔能源的氫能源,因為可以實現碳的零排放,在煉鋼、化工等領域,都有望取代現有的焦炭、化石等能源,而成為關注焦點,變得更加炙手可熱。
上海創業英才、上海創業指導專家彭立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氫能未來市場發展情景廣闊,呈現直線飆升的趨勢,到2030年國內氫能市場達到萬億元規模,燃料電池車突破200萬輛,國內新建加氫站數量突破1000座,油氣混建站10000座(10%改建率)氫能是和石油一樣的第一能源,且是唯一清潔能源。”
氫能產業駛入快車道
氫能戰略是碳中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大戰略,從之前各地方兩會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可以看到,氫能產業布局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
氫能源將帶來一場真正的革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氫能行業的應用將橫跨能源、工業、運輸、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不僅僅開啟萬億元級市場和催生上百家上市公司。
鴻達興業一直在氫能領域深耕,其公司董事長周奕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上,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已經在氫能領域率先開發、優先布局,這是一場未來能源的‘帕累托演進’式革命。全球氫能競爭一觸即發,誰能搶占先機,誰就能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從這次兩會代表委員們的議案和提案也可以看出,很多代表委員對氫能發展非常關心,這也讓公眾對氫能更加關注,這有利于國內氫能更廣泛的應用。”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愿景牽引下,中國能源結構轉型按下“加速鍵”。政策扶持決定早期氫能產業發展的速度。據預測,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氫時代,在碳中和和能源轉型趨勢下,氫能的應用已經進入快車道,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能源企業布局氫能
彭立軍表示:“氫能發展在制氫、儲氫、加氫、運氫各環節中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等科學領域,必然會是新能源企業未來發展中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
萬億元賽道,更多人正在走向賽場,一些傳統的能源企業巨頭,紛紛進軍氫能源。其中,七大央企已經入局,國家能源集團發起設立百億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中石化和新能源企業合作,探討氫能項目落地。國家電投成立全資氫能子公司,東方電氣、華能集團、中國能建、中海油也各自布局。
此外,還有很多企業提前布局了氫能產業,比如鴻達興業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法國液化空氣、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日本東芝合作,加速液氫高端布局。
“鴻達興業不僅投資興建了中國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填補了中國民用液氫的制造空白,更是為液氫商用打通了‘高速路’,并從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采購新的離子交換膜法大型電解裝置,將氫能產能增加1萬噸,成為中國領先、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氫能源主要供應商。”周奕豐如是說。
通過合作和科研投入,鴻達興業不僅提高了技術,擴大了規模,還拓展了對氫能的認識和發展渠道。在氫能源的重要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遇冷的時候,鴻達興業毅然加大了投入,這是企業對氫能前景的判斷和信心。
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向記者表示:“經過前期的積累,鴻達興業在氫氣生產、儲存、運輸技術上不斷成熟,未來鴻達興業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氫能的政策導向,加大氫能研發創新力度,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為氫能產業發展添磚加瓦,為中國實現碳中和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中國能源企業加速向氫能布局的同時,外企也正在中國布局,希望能在中國氫能市場分一杯羹。
根據氫云鏈數據庫統計,目前進入國內氫能市場的知名外企已經超過40家,涵蓋了產業鏈所有的環節,在氫氣制備、氫氣儲運、燃料電池核心材料、氫能產業裝備等方面尤其集中。
(編輯 孫倩)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