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近日,蒙牛與達能即將結束8年“聯姻”的消息,無疑是春節后乳業圈一則重磅新聞。而這則新聞的背后,也透露出外資乳企在華投資策略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開辟新的競爭賽道成為外資乳企當下的新選擇。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乳企近兩年來崛起,特別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從過去的外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到目前國產與外資的比重達到6:4,外資企業開始紛紛加大在華投資,意在往專業營養領域發力,重新構建自身的競爭優勢。
蒙牛與達能“聯姻”即將畫上句號
2月28日,達能發布公告稱,作為達能對其投資的各個品牌和資產進行全面復查的一部分,達能宣布已與中糧乳業投資有限公司(CDI)達成協議,將目前達能間接持有的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蒙牛)的股權轉換成直接持有相應的蒙牛股票,下一步考慮減持。
對于達能此舉,蒙牛也在3月1日發布公告回應稱,對于達能出于自身需要而做出的上述股權結構方面的安排,董事會表示理解和尊重。
同時,蒙牛還表示,公司董事會相信集團對于未來的業務戰略和計劃不會因達能的上述安排而發生改變,蒙牛集團將更加高效地執行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以實現“五年再創一個新蒙牛”的戰略目標。
通過兩家公司公告可見,達能與蒙牛分手進入倒計時。聯姻8年最后分手,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達能減持蒙牛股份主要目的在于套現,為在中國業務調整做準備,以保證在華發展的可塑性和獨立性。
宋亮認為,在傳統投資板塊走到瓶頸,投資收益下降的當下,外資乳企需要調整了,專業營養、新零售等都是潛在投資方向,而他們對華投資仍會增長。
對于減持蒙牛股份,達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交易的內容以公告為準,暫時沒有其他信息可以披露。
外資乳企紛紛加大在華投資
曾經,國產奶粉企業一直在為“消費信心”而戰。如今,伴隨著伊利、蒙牛、飛鶴、君樂寶等國產奶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從去年開始就超過外資,目前市場占有率為6:4。
中泰證券分析師范勁松在研究報告中稱,國內奶粉行業步入增長后期,政策+國產奶粉品牌的渠道優勢助推奶粉集中度提升,看好國產品牌復蘇。而飛鶴作為國內品牌奶粉龍頭企業,中短期可憑借自身的強渠道優勢攫取更多市場份額;同時基于“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準確定位持續進行品牌投入,從而鑄造更深的護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消費市場雖然是全球公認的最好的市場,但是,在國產奶粉崛起的同時,新生兒出生率下降是不爭的事實,面對擠壓,外資奶粉企業不得不調整在華戰略,謀求新的競爭賽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幾大外資食品企業的動作發現,淘汰競爭同質化產品、加大在華投資力度成為主流,而投資重點則放在科研投資方面。
比如,雀巢在中國的崛起給國人的感覺一直是“買買買”,此前在規模及產品方面做的是加法,但是目前雀巢在做減法,在中國市場,雀巢出售了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灌裝八寶粥在華業務,同時,雀巢還出售了其持有的上海雀巢飲用水、天津雀巢礦泉水及云南大山飲品有限公司的股權。
不過,在出售相關業務的同時,雀巢加大了在華投資,去年11月份,雀巢宣布在哈爾濱雙城投資4億元,用于強化當地工廠的高端嬰兒輔食和成人產品線生產。
另外,達能也加大了在華投資,達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即使面臨疫情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達能毅然決定在華投資1億歐元,設立上海開放科研中心,以及在青島和無錫布局特殊營養生產基地。
達能紐迪希亞生命早期營養大中華區與澳新大區高級副總裁謝偉博說,“達能的業務遍布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在中國市場,有著包括健康、消費等方面的諸多洞察,對本土化的發展有深入的數據化梳理與研究。借助國內外多個市場的多種資源,并充分調動中國科研中心和生產基地的潛力,發揮外聯內引作用,我們一定能夠助力打通國內外‘雙循環’,服務好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
去年11月份,惠氏在進博會期間宣布,惠氏大中華區總部落戶上海,充分表達了公司對中國市場長期、堅定的信心和承諾。
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張甦毅在總部落成儀式上介紹了未來地區總部職能的升級規劃,包括建設營養科學、人才培養、全球跨境電商總部、客戶服務和物流等五個中心等舉措。
另外,在中國經營了四十多年的恒天然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中華區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為了更好地了解后疫情環境下的行業趨勢,公司正加大投資,并與中國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恒天然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上海投資建造了一個創新中心,并計劃在武漢新增一個產品應用中心,同時升級恒天然在中國現有的四個產品應用中心。
通過上述外資企業的動作可以看出,乳企加大在華的研發投資的同時,試圖通過不斷的創新來實現企業的再發展。
而根植中國27年的美贊臣雖然沒有直接投資在工廠建設上,但是,公司去年在中國設立全球首個公益基金會,意在打通美贊臣與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多個現有關注母嬰健康的公益平臺,突破單個項目單個平臺的規模、可持續性與影響力的限制,突破單個企業及其利益相關方的能量和資源限制。
美贊臣大中華區副總裁顧磊表示,美贊臣基金會代表著公司推進企業社會投資和社會影響力的堅定決心,必將成為美贊臣助力母嬰健康事業的新起點。
對于外資乳企紛紛調整在華戰略一事,宋亮表示,外資品牌正在淘汰一些同質化競爭比較的產品及品牌,并加碼中國市場投資,聚焦專業營養品相關領域,打造新渠道和新商業模式,以構建未來十年在中國具有增長潛力的競爭優勢。
(編輯 才山丹)
09:10 | 國際化布局再提速 諾泰生物攜手Jul... |
09:10 | 逾千家公司推出年度分紅預案 58家... |
09:10 | 許繼電氣調結構提效益 去年凈利潤... |
09:10 | 優化存量尋求增量 申華控股多維度... |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