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消費者手機下單買菜買肉越來越普遍,在此背景下,生鮮電商/社區團購行業競爭步入白熱化階段。
繼社區團購創業公司興盛優選被指將完成30億美元融資后,近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菜網等生鮮電商品牌相繼傳出IPO消息。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這些生鮮企業肯定已經到了上市IPO的階段,企業是急需資金的。”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為了搶占市場,很多企業都是處于戰略性虧損狀態,而且整個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如果誰能夠率先上市,借助資本力量肯定進一步跑馬圈地,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鮮電商/社區團購行業尚未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需要資金盡快補血。
多平臺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
近日,有消息稱,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正考慮赴美IPO,尋求融資至少3億美元。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叮咚買菜方面,對方并未作出回應。
天眼查APP顯示,叮咚買菜關聯公司為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冊資本3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梁昌霖,經營范圍包括道路貨物運輸、食品經營、計算機網絡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服務等。該公司由DingdongFresh(HongKong)Limited全資控股。根據公開資料,叮咚買菜目前已經歷多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華人文化基金、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莫岱青表示,隨著頭部電商平臺京東、阿里、拼多多等的入局,叮咚買菜的壓力著實不小,亟需突圍,鞏固自身優勢。同時,生鮮電商又將進入新一輪燒錢搶占市場階段。
在叮咚買菜傳出赴美上市消息后的第二天,同為生鮮電商平臺的每日優鮮也傳出已啟動上市計劃,并已就上市前融資與多家金融機構接洽。在線零售服務供應商多點新鮮(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多點”)也被指將于今年內赴美上市。且據知情人士透露,多點此次或籌資約5億美元。
此外,美菜網等也傳出上市的消息。
《證券日報》記者就上市傳聞采訪每日優鮮、多點,均未給出回應。美菜網方面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IPO計劃表。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每日優鮮共經歷了10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為2020年12月,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截至目前,每日優鮮已經吸引包括高盛、中金、工銀國際、阿布扎比、聯想、華創、華興等知名投資方投資,而騰訊參與了A輪、B輪、C輪、D輪以及E輪。
多點在2015年成立之初獲得IDG資本1億美元天使輪投資。2020年10月,多點完成C輪28億元融資,由興投資本(興業銀行集團旗下股權投資平臺)、誠通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聯合領投,恒安國際、聯想創投、福田引導基金、天雅資本等跟投,老股東騰訊、IDG資本、招銀國際跟投。
內外夾擊 生鮮電商賽道激烈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門店形式蠶食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市場,就連便利店企業便利蜂也套上了“社區團購”的馬甲。
2018年,社區團購火熱,但是2019年因資金問題而死掉的社區團購企業百余家,在此背景下,便利蜂卻開始悄悄試水社區團購。試水的背后,是便利蜂遍布全國的近1000家門店,多居于寫字樓和社區附近。不過,便利蜂的自提業務做得并不好,多數消費者吐槽產品品類少,價格也沒有優勢。
有數據顯示,生鮮電商的業態早在2010年萌芽,按主體注冊量計算,增速在2014、2015年達到峰值。兩年間同比增速分別為233.5%及118.2%,之后行業穩定在20%+的同比增速區間。
截至去年10月份,生鮮電商共發生816起投融資事件。2015年行業投融資數量達到最高。2020年投融資數量僅與2019年相若。其中,十薈團、興盛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獲得紅杉資本、騰訊等加持。
徐雄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鮮電商與社區團購存在一定競爭。“社區團購基本上也是開到小區附近,服務周邊社區居民,主要產品也是生鮮,因此生鮮電商跟社區團購、菜市場超市都存在競爭。”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此前調查發現,承諾最快29分鐘送達的叮咚買菜出現嚴重運力不足的情況,16:25下單的產品預計20:00-20:30送達。
對此,叮咚買菜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關將近,市民們紛紛在叮咚買菜等電商平臺上買菜、買年貨,叮咚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0%,導致生鮮電商的運力比較緊張。
叮咚買菜負責人表示,訂單配送較慢的情況預計將有所好轉。叮咚買菜春節期間將延續往年的“春節不打烊”活動,為保障節日期間的食材供應和配送時效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勵員工春節期間留京過年。并稱,北京一線員工中有近80%的員工選擇留京過年。
不過,每日優鮮并未出現類似運力不足的問題。
生鮮電商賽道競爭日益激烈,莫岱青表示,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天天果園、盒馬鮮生、多點等生鮮電商企業除了行業內競爭以外,還要面對社區團購如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十薈團等的“雙重夾擊”。“對于生鮮電商來說,有保證的供應鏈渠道、發力高質量資源配置,才能讓消費者買到高性價比的商品。”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20:26 | 國際市場持續拓展 中際聯合2024年... |
20:26 | 康鵬科技:參股公司潤滑油基礎油產... |
20:24 | 寶地礦業: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24 | 驕成超聲:4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24 | 江西長運:第十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0:24 | 江西長運: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0:24 | 江蘇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20:24 | 江蘇銀行:4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24 | 江蘇國泰:關于舉行2024年年度報告... |
20:24 | 健民集團: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 |
20:24 | 嘉事堂:公司高度重視與資本市場的... |
20:24 | 佳隆股份:醬油業務是佳隆開平子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