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作《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6億支滅活疫苗,這一數字或許意味著冷鏈物流公司將獲得大量冰柜、冰箱訂單和第四季度業績的改善。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家冷鏈設備公司的答復也印證了這一點,他們均表示,年底訂單量確實在持續增加。
除了疫苗存儲運輸的推動外,對冷鏈渠道的監管趨嚴也是全國范圍內終端冷鏈設備投入加碼的重要原因。因各級監管層對冷鏈渠道的防控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以及防控救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的下發,企業醫用冷柜訂單明顯增加。
新冠疫苗上市預期激發冷鏈產業需求
近來,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新冠疫苗上市備受期待。新冠疫苗冷鏈需求推高干冰運輸價格,部分地區干冰運輸價格暴漲20倍。冷鏈運輸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重點,其產業鏈的需求量更是空前增加。
“由于疫苗的特殊性,大多需要低溫儲存,其倉儲運輸需要用到特定的材料和特殊的運輸方式,所以冷鏈運輸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產業鏈各環節將更加充實。”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受多方因素影響,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的訂單量出現上漲,相關公司的疫苗冷鏈儲存能力備受關注。與此同時,還有多家公司加速進入疫苗產業所在的生物醫藥領域,其中不乏家電和制造業上市公司以及電商巨頭。比如,長虹美菱下屬新三板掛牌子公司中科美菱正在加大在生物醫療設備領域的研發投入。
近日多家A股上市公司集體發聲,稱公司擁有超低溫冷凍存儲產品或符合疫苗冷凍運輸的條件。澳柯瑪方面表示,下半年以來醫用冷鏈產品銷售狀況明顯改善,預計將明顯增厚當年業績;海容冷鏈方面預計,低溫儲存技術可以覆蓋至超低溫存儲層面,實現醫用級應用。
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肖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經濟逐步恢復正軌,冷鏈訂單開始增多。為了應對市場緊缺局面,家電企業紛紛擴大冷鏈業務,企業的資質和研發能力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加強。
周錫冰認為,目前的冷鏈訂單需求相對旺盛,除受新冠疫苗上市預期影響,還有如下原因:第一,農產品、生鮮、乳制品等行業訂單數量增多,激發冷鏈物流行業需求。第二,小眾需求的疫苗訂單需求。在滿足小眾需求疫苗方面,一方面需要高端技術,另一方面還需要相關設備。第三,傳統冷鏈業務的擴張。對于中長期來講,冷鏈訂單需求還會持續。
冷鏈監管趨嚴加碼終端投入
進口產品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輸入的潛在渠道之一,近來,各級監管層對冷鏈產品的消毒、運輸及防控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要求。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此前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分別在口岸查驗、交通運輸、掏箱入庫、批發零售等環節,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12月9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強冷鏈食品消毒和追溯的通告,要求“確保所經營的冷鏈食品按要求進行疫情防控消毒處理,發現問題產品能信息化追溯精準定位。”
近日青島市也發布通告稱,“從青島市外或青島口岸進入青島市且未在口岸環節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青島市設立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
另外,隨著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補助計劃的逐層落地,部分地區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地區冷鏈基礎建設,企業醫用冷柜訂單明顯增加。目前政策資金已下放至基層防疫部門,在相關資金的投入使用上,對相關部門、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肖旭認為,目前,區塊鏈提供溯源技術應用,管理平臺上線運行為冷鏈監管提供了保障。下一階段,有必要加大應用推廣上的資金投入,擴大監管覆蓋。特別是在醫療領域,要盡快完善相關的線上系統,明確資金用途,切實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疫情局部反彈主要原因是進口生鮮冷鏈運輸環節傳入,加強進口貨運冷鏈物流管控勢在必行。加強進口貨運冷鏈運輸的檢驗檢疫措施對于貨物通關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太大。相關部門和企業應該注意在防控中,將資金運用到實處。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