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沖擊50億元票房門檻的“史上最強國慶檔”被潑了一盆冷水。燈塔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10月1日至10月7日)累計票房36.96億元,與去年同期44.66億元相比縮水7.7億元,同比下降17.24%。
熱門影片表現各異,預售黑馬動畫片《姜子牙》由于口碑兩極化,票房表現出高開低走,后勁乏力;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扛起票房大旗,成為國慶檔最大贏家。而被業界看好的《奪冠》、《一點就到家》由于排片調整,票房均不及預期。
從單日票房表現能明顯看出國慶檔后勁不足,國慶檔前7日單日票房收入分別為:7.43億元、6.76億元、5.86億元、5.04億元、4.31億元、3.91億元、3.65億元。
“從票房表現來看,大家的觀影需求依然強勁。”資深影視行業分析師師燁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國慶檔后續乏力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整體宣發節奏弱,直接影響了預售表現;另一方面,檔期內沒有一部口碑強勢出圈的影片,很多大片依然選擇觀望態度。
《家鄉》成為票房贏家
今年春節檔電影推遲放映,部分熱門電影選擇疊加國慶檔上映,因此多家券商報告預估國慶票房有望超越去年。
從結果來看,今年國慶檔總票房38.24億元,總出票9632.43萬張,總場次達309.76萬長,平均票價39.7元,相比去年同期平均票價37.7元來看,今年的票價提高了2元/張。
今年國慶檔上映了七部電影,分別是《我和我的家鄉》(簡稱《家鄉》)、《一點就到家》、《姜子牙》、《急先鋒》、《2019閱兵盛典》、《木蘭:橫空出世》以及《再見吧!少年》。此外,備受矚目的《奪冠》于9月25日提前上映。
上述影片中,《奪冠》、《急先鋒》、《姜子牙》均為2020年春節檔種子選手,受疫情影響,春節檔取消后延至國慶檔期內。
具體來看,國慶檔期間票房收入排名前五位的電影分別為《家鄉》、《姜子牙》、《奪冠》、《急先鋒》、《一點就到家》,檔期內票房收入分別為17.26億元、13.24億元、3.8億元、2.11億元、8336萬元。
可以明顯看出,票房收入集中在《家鄉》和《姜子牙》兩部影片。
《姜子牙》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封神三部曲”之二的動畫電影,被給予了相當高的期待,該片開畫表現出色。10月1日,多部影片累計票房7.2億元,刷新今年單日票房紀錄,其中《姜子牙》奪得3.5億的單日票房,不但超越《哪吒》刷新中國動畫電影上映首日的票房紀錄,也是動畫電影首次在國慶檔取得單日票房冠軍。但是隨著口碑兩極分化,《姜子牙》票房表現一路走低。
“最讓人惋惜的是《急先鋒》,這是一部由唐季禮執導,成龍、楊洋等主演的動作片。如果放在熱鬧的春季檔,票房預計至少在6億元至8億元。”一位電影發行公司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映檔期混亂錯失良機
“今年國慶檔各大片方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混亂。”一位北方地區的院線經理表示,臨近檔期重頭宣發幾乎為零,《奪冠》和《一點就到家》兩部影片調檔錯峰上映,首映日分別選擇9月25日、10月4日,導致失去國慶檔初期的排片優勢,“尤其是《一點就到家》豆瓣評分7.2分,是一部很能‘打’的電影,結果選擇在國慶檔中后期上映,表現幾乎啞火。”
此外,10月3日上映的《木蘭:橫空出世》,片方選擇在10月6日零點退出國慶檔,擇期再映。片方表示,“在過度擁擠的國慶檔起步電影中,其他六部都是行業巨頭主控的情況下,我們能投入的宣發資源實在太少。”截至退檔,該片上映3天,票房收入僅787.4萬元。
“上映幾天發現表現不好又說要撤檔,也是很奇葩的操作了。”上述影院經理如是說,“可以理解片方做法,國漫本身關注度小,宣發費用也少,在上映之前沒有意識到競爭激烈,但是對于影院來說,這樣的電影(首日票房表現一般)太多了,但是上映后發現拼不過同檔期其他影片要過兩天才撤檔的實屬罕見。“
“總的來說,今年國慶檔從預期中的一超多強格局演變為兩強爭霸,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觀眾觀影熱情不減,但是仍對后續市場擔憂,“國慶檔后沒有強勢大片接力,再指望下一個重要檔期就要等到元旦了。”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