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175天后,全國影院迎來重啟時刻。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稱,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7月20日影院復工后,第一批影片應為復映老片。復映片單囊括了《中國合伙人》《狼圖騰》等20部影片。影院復工消息公布當天,阿里影業和光線傳媒先后官宣《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妙先生》定檔。業內人士稱,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影視行業復產復工有序推進,且相關部門已發布對電影行業的稅費支持政策,后續有望出臺落地更多支持政策,行業有望持續回暖,走出低谷。
影院復工要求高
本次國家電影局復工要求涉及到觀眾管理、座位安排及片長設置。通知中要求,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電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
通知對場次也做出安排。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延長場間休息時間,對影廳充分清潔與消毒;不同影廳錯時排場,避免進出場觀眾聚集。
“算是半個好消息。”一家中型院線公司高管周偉(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座率、禁售零食、日排片限制的影響不大,只有觀影時長不超過2小時是個大問題。“不超過2小時的影片,基本排除了所有好萊塢大片復映的可能,這個影響很大。”
首批片單公布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7月20日影院復工后,第一批影片應為復映老片。萬達影城北京區域公布的宣傳物料顯示,復映片單囊括了《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紅海行動》等20部影片。
業內人士介紹,上述影片是由中國電影組織的公益片源。今年3月,中國證券報記者當時從院線人士處獲得的一份通知顯示,中國電影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與《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的出品方(版權方)協商后決定,將原分賬比例由43%:57%調整到0:100%,即五部影片以公益發行的方式上映,發行方和片方應得43%的分賬部分全部讓利給影院。同時也建議電影院能考慮以公益放映或低票價的優惠方式,更多讓利給觀眾。
此外也有新片宣布定檔。7月13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定檔全國影院復工首日在全國上映,成為今年春節院線停工后首部登陸影院的作品。影院復工消息公布后,阿里影業方面宣布,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定檔七夕情人節上映。光線傳媒7月16日晚宣布,動畫電影《妙先生》定檔7月31日上映。
爆款電影成為引流關鍵
影院即將開門,影投上市公司的生存狀況受到市場關注。
自1月23日停業以來,包括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影投上市公司面臨資金只出不進的尷尬境地,相關公司上半年業績處于虧損狀況。萬達電影上半年預計虧損15億元至16億元。金逸影視上半年預計虧損3.1億元至3.9億元。
隨著影院的復工獲放行,相關恢復工作已經展開。河南一家地級市影院經理介紹,公司下屬兩家影院疫情期間安排員工放假在家,期間員工流失超六成。目前主要工作是對影院進行清潔消毒,然后是重新招募員工。
對于影投上市公司的復工,相關人士表達了擔憂。一位上海券商傳媒分析師鐘勝(化名)坦言,目前從通知要求來看,短期無法有大量觀眾觀影,而影院相關成本提升,公司可能要做好繼續虧錢準備。對于今年能否回升到去年同期水平,鐘勝認為十一國慶檔將是一個重要試金石,如果票房沒有起色,那全年就無望了。
燈塔專業版往年上座率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至2019年影院全部城市平均上座率為12.5%,一線城市平均上座率為16.8%,一線城市黃金時段平均上座率為25.6%,二三四線城市影院平均上座率整體更低。
北京一家券商傳媒分析師李敏(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目前的綜合上座率來看,限制上座率對于爆款電影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爆款電影可以通過延長上映時間,提高票價等方式對票房實現一定的補償。因此,限流對電影行業整體業績影響相對有限,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影院將迎來更多觀眾回歸。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