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近日,多地教育培訓機構線下課程陸續恢復,苦苦堅守的“教培人”或將迎來復蘇曙光。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走訪深圳市多家教培機構發現,當前大部分教培機構尚處于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線下復課并未全面實現。有多家機構向記者表示,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現在仍處于疫情防控期,線下復課應以安全為重,機構也會持續推進自身的經營建設,以應對接下來的行業變革。
線下復課備戰進行時
6月2日,廣東省教育培訓行業線下復課如期破冰,相關規定顯示,經各地檢查驗收、審批同意后,校外機構可以開展線下授課。此時距離疫情發生后校外培訓暫停線下運營,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的時間。
為了解機構的復課進展,《證券日報》記者來到素有“深圳版海淀黃莊”之稱的深圳百花片區實地探訪。令人意外的是,在集結了學而思、藍天教育、精銳教育和卓越教育等頭部教育機構的百花文化藝術中心(下稱“百花文化中心”),雖然已經燈火通明,但多數機構門內只有圍坐開會的工作人員,配備的隔間教室空無一人,并沒有全面復課的熱鬧景象。
為何距離開放復課已經過去一周,教培機構卻沒有出現全面復課的情景?
“沒有那么快,”一位在藍天教育百花中心校區值守的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線下復課還需要等教育局來驗收核查,現在還是線上授課,等線上課程結束后才會開始線下招生”。
卓越教育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已在5月份開課的復讀學校,公司各地的教培校區也都做好了配備防疫物資、設置隔離區和醫務室等準備,正在申請相關部門驗收。“考慮到春季課已經在線上進行,為保證課程銜接效果,我們會逐步恢復線下課程,預計到暑期全面恢復。”該人士補充道。
相較于學科教育,部分素質教育機構未復課的原因則比較特殊。“機構的線下復課還有很多細則需要落地”,深圳市教育培訓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慶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了解,現在學科教育的開課由教育局統一審核,但有些素質教育機構面臨著不知該由哪些部門來驗收的難題,不同行政區的規定存在差異,導致機構的復課進度不一。”
“有監管是好事,沒有監管我們更要負起責任”,關于上述情況,博沃思教育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復課并不是簡單的一次檢查驗收,而是關乎所有員工和學員健康的大事。我們在全國有18家校區,10家在廣東,目前各校區都做好了安全復課的防疫準備工作,已陸續接到物業關于可以提交復課申請的通知。”
存活機構或受益于行業變革
今年的疫情給熱鬧的教培行業帶來了深刻影響。一方面,大量中小機構被迫退出、加速了行業整合;另一方面,線上教育如火如荼,也給業內帶來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趨勢。
同樣在百花文化中心,《證券日報》記者看到有幾家教育機構的店面早已搬空。其中,二樓最大的門面本屬于一家叫作西格碼教育的STEAM教育機構,如今已人去樓空。“這公司一個月前就退租搬走了,沒有說搬去哪里。”有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心里還有兩三家自己退租的,基本都在一樓”。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曾發布調研報告顯示,由于營收減少和租金、人力成本等原因,受疫期線下停課影響,近80%的受訪機構表示其資金僅能維持三個月。此外,已上市企業也深受打擊。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有多家上市培訓機構凈利潤降幅超過500%;其中,紫光學大、開元股份和立思辰的凈利分別同比減少了735.08%、650.34%和590%。
但該研報也指出,疫情期間線上教育快速增長,反而推動了業內向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轉型:“大中型機構的OMO轉型正在加快,疫情期間卓越、思考樂和昂立就分別推出了卓越在線、思考樂在線和昂立在線等。”
卓越教育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實際上,OMO模式的機遇長期存在,疫情期間,行業加強了對該模式的探索:“卓越已開始通過線上輔助模式賦能線下,例如我們自主研發的‘卓越在線’就用于輔助小班課、‘牛師幫’系統就用于一對一課程的升級。未來的教學場景及運營服務體系會更為靈活,我們會就此多做嘗試,持續提升線上份額,加快OMO融合。”
上述負責人還介紹稱,疫情造成一些實力較弱的機構相繼倒閉,促使了供應端出現較大改變,教培行業也會因此進行整合,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在這一背景下,今年卓越教育會按照既定經營策略,保持擴張步伐,并繼續深耕華南市場,進一步提高滲透率。”
因經營良好得以存活的素質教育機構也看到了這一風向,主營青少年認知力訓練與家庭教育的博沃思教育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6月份,博沃思獲得來自禹閎資本的A+輪融資。
博沃思教育創始人陳通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疫情背景下,教育行業冷暖自知,整個行業悲喜交加。3個月內,就有上萬家教培機構宣告破產;但同時,疫情也掀起了行業變革的浪潮。疫情過后,及時調整并做好定位的企業,將迎來春天。”
據陳通途介紹,博沃思的學員對青少年認知力訓練課程需求比較強,但更注重線下交流,公司也就此推出了線上模塊作為疫情期間的過渡:“我們去年已推出了在線認知力訓練,并一直在探索線上+線下、孩子+家庭的新素質教育模式,今年我們加快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下半年,我們的線下運營也會全面恢復。”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