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今年1月份至5月份,實施股份回購的上市公司達199家,金額147.31億元。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為維護疫情期間的市場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6月6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0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上如是說。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提高股份回購率以提升公司價值的思路正得到普遍認可。事實上,自2018年股份回購政策進行修改以來,實施股份回購的上市公司數量呈明顯增加趨勢。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上市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股票,不僅能體現出公司對于投資人負責任的保護心態,而且反映了公司管理層對于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有利于提振公司股價。
在張立超看來,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公司本身優秀價值內核的信號,此舉不僅有利于使股東與管理層的長遠利益更趨于一致,最終也將有助于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提升投資者的認可度。
記者據同花順iFinD不完全統計發現,按照“新證監會行業標準”劃分,今年以來制造業實施的股份回購數量最多。如果再從制造業細分領域來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行業的占比居前。
此外,結合今年實施股份回購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表態亦可以看到,回購股份的重要出發點之一,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激勵核心團隊”。
如沙鋼股份4月8日發布的股份回購方案稱,“為促進公司健康穩定長遠發展,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綜合考慮市場狀況和公司的財務資金狀況,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本次回購股份的目的為實施股權激勵。”
再比如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分別于2月22日、4月13日發布股份回購方案表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并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因素,擬使用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其中,截至6月6日,美的集團今年以來共實施了5次股份回購,回購金額超7億元。
粵開證券研究院策略組負責人譚韞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而言,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內生條件是基于公司相對充裕的現金流以及管理層對于未來發展的信心。尤其是對一些破發或市盈率明顯偏低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實施股份回購后,一般都能起到提振股價的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為達到穩定股價等作用,目前市場中也存在一小部分上市公司在發布股份回購方案后爽約的情況。
張立超稱,企業基本面向好是驅動股份回購的重要動力,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導致的企業業績下滑、凈現金流減少和信貸融資成本提升等,都可能對企業已有的回購計劃帶來影響,包括暫停、推遲和削減回購計劃。如果排除一些不可抗力,若上市公司在回購期間的某個時點已經觸發了回購條件卻未進行回購,無疑將導致市場質疑上市公司的誠信。
對此,譚韞琿提醒中小投資者稱,務必要仔細甄別明確股份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在日后對該計劃的落實情況。同時,投資最終還是要結合公司基本面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