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間,作為數字經濟和云抗疫代表的平安好醫生獲《新聞聯播》點贊。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平安好醫生7×24小時接診平臺,從疫情發生以來到4月8日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新注冊用戶量增長10倍。
不得不說,疫情之下,數字經濟不但逆勢增長且“抗壓”,還成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器之一。
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看專家對于數字經濟怎么看——
專家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
數字經濟所涵蓋的產業和細分行業非常廣泛,從技術層面的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到應用層面的數字金融、新零售、智慧城市等,都可以算得上是數字經濟的范疇。
目前來看,一方面數字經濟針對傳統產業進行了賦能,提升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數量和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操作失誤率和企業風險。另一方面,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已轉化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字技術也不斷催生新的產業,如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以及從中催生出的新服務。
從行業結構來看,數字經濟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中所占比重分別為7.3%、18.3%和35.9%,在服務業領域發展最快;在服務業中,又以保險、傳媒等領域發展最為迅速,占比超過50%。同時,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率也逐漸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區域分布看,數字經濟產業有著區域聚集的特點,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形成了典型的城市帶動區域發展的格局。隨著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數字經濟所涉及的行業和領域會越來越廣泛,應用前景也將遠超預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
近些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為迅速。
據相關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增長20.9%,占GDP比重的34.8%;數字產業化規模達到6.4萬億元,占GDP比重的7.1%,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較快,產業數字化規模超過24.9萬億元,三次產業數字化程度也得到顯著提高,其增加值分別提升到7.3%、18.3%、35.9%。
今后,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繼續提升,5G商用穩步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還將會進一步提速。
從當前政策看,國家正在積極鼓勵各地推動新基建建設,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發揮互聯網和信息基礎設施等在物資調配、消費品運送、滿足居民海量網絡服務需求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發展提供新的支撐。
中國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鄭磊:
全球經濟已經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邁入了數字經濟時代。
2012年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攀升。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預測,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40萬億元,占GDP比重接近40%。其中,以產業數字化轉型為主要特征的融合型數字經濟增速最快,占比貢獻最大。中國的信息工業發展最快,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已經將數據這個要素視為極其重要的生產力要素,與土地、資本、技術、知識共同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最近出臺的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指引文件,專門對數據的市場化配置做了原則規定,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支持構建農業、工業、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規范化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
提高社會治理為目的,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工業互聯網等方面的應用會得到重點支持,中國的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社會數字化程度會大幅提高。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