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原料藥板塊大漲。消息面上,海外疫情加重,印度近日宣布封城,引發全球原料藥尤其是抗生素“斷供”的擔憂。中國是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這會否促使國內相關企業原料藥出口增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海外主要原料藥生產國帶來影響,供需緊張或加劇,引發原料藥價格上漲。目前我國疫情持續好轉,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內需求已基本滿足,并可望對接海外需求,多家企業海外訂單快速增長,短期業績及品牌知名度有望得到提升。
印度藥企停擺
目前,海外疫情發展迅速。根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近5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超2萬人喪生。其中,主要原料藥產地美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日本等疫情較重。同時,隨著疫情的擴散,多個國家防疫措施不斷升級,多地開始限制出行,部分行業工廠開始停產,原料藥的正常生產難免受到波及。
一直以來,印度原料藥在全球原料市場上質量和口碑較好,而且價格較低,所以印度原料藥出口產業發達,是除我國之外的第二大原料藥出口國。印度宣布從3月24日午夜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徹底封鎖,為期21天。印度的封城導致藥企停擺,引發全球市場擔憂。而早在3月初,印度政府即限制部分制藥原料出口。
據印度衛生部3月24日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天18時,印度新增8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519例,治愈40例,死亡9例。
平安證券研報稱,2019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約1822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達到245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6.1%。全球原料藥供應商分布最多的地區是美國,占比36%,印度和中國緊隨其后,分別為13%和10%。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仿制藥及特色原料藥生產國,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印度企業階段性停產,將會對全球仿制藥及原料藥供應產生較大影響。在當今供應鏈全球化情況下,細分環節的寡頭效應明顯,供應商數量大幅減少,一旦出現意外,極易造成整條藥品供應鏈的停擺。
國內供應穩定
在海外疫情加速發展的背景下,3月26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中國宣布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
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藥企的供應能力正快速恢復。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企業復工復產推遲,部分原料藥品種因供給緊張而漲價。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近期多個維生素品種市場報價大漲。國外主要維生素廠家巴斯夫和帝斯曼總部分別位于德國和荷蘭,屬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或存在生產受限問題,進一步推升相關產品價格。
張立超表示,目前原料藥市場供不應求,未來海外疫情演化存在不確定性。在全球藥品供應鏈中,藥品的關鍵原材料特別是抗生素原料仍主要在中國生產,中國藥企的機會大于挑戰。現階段中國藥企的復工率已達七八成,整體市場供應相對穩定,這將對全球藥品供應鏈恢復發揮重要作用。
平安證券認為,國外主要原料藥供應地區疫情發展或為國內企業帶來機會。一方面,供給受限,助力國內企業搶占份額;另一方面,供需失衡,導致原料藥價格提升。
張立超表示,此次疫情加速了原料藥及中間體的消耗,客觀上造成抗病毒類、抗生素類、解熱鎮痛類、維生素類、激素類等相關品種的價格上漲。疊加當前印度已禁止一批原料藥的出口,相關國際買家轉而尋求向中國藥企采購,從而利好國內原料藥板塊,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中國特色原料藥、中間體在全球醫藥產業中的地位,市場潛在增長空間巨大。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量達到930萬噸,同比增長3.75%。從出口地區來看,亞洲地區占比最高,達46%,其次是歐洲和北美洲。同時,我國是主要抗生素原料藥生產國,出口比例高。2019年我國主要抗生素原料藥品種出口量為12.80萬噸,同比增長3.91%。
帶動業績增長
原料藥需求的增加以及價格的上漲,也為部分企業一季度業績帶來貢獻。其中,特色原料藥企業一季度業績表現亮麗,富祥股份和同和藥業一季度業績雙雙預增。
富祥股份是國內最大的舒巴坦供應商,產能約500噸左右。公司近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14萬到9082萬元,同比增長50%至70%。國海證券認為,公司一季度業績略超預期,主要得益于公司三大核心品種舒巴坦、他唑巴坦、培南相關抗生素在疫情下需求旺盛,部分供應商復工延遲造成供給缺口,三大核心品種價格堅挺,培南有進一步提價趨勢。
特色原料藥生產企業同和藥業3月初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20%至150%。公司稱,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在拓展高端市場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同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工藝,從而使公司整體效益得到提高。
浙江醫藥證券部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供需關系來看,一方面,海外存在一定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的生產無法跟上。基于上述兩個原因,促使公司的出口銷量有所增加。
山西證券認為,疫情對海外主要原料藥生產國帶來影響,供需緊張或加劇,引發原料藥價格上漲。目前我國疫情持續好轉,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內需求已基本滿足,并可望對接海外需求,多家企業海外訂單快速增長,短期業績及品牌知名度有望得到提升。
中泰證券表示,中國國內疫情基本穩定,原料藥企業逐步復產,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未來中國憑借技術、人才、成本等優勢,有望成為全球CDMO(合同研發與生產業務)+API(原料藥)+仿制藥的醫藥生產制造基地。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