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企業都在經歷考驗與選擇。
西貝260家門店轉為外賣店;恒大推出恒房通,高調網上賣房;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入駐快手“開課”;釘釘瞬間迎來了1200萬中小學生用戶。
當下,每個企業的決策,都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有的關乎生死,有的關乎輸贏。舊模式遭受重創,新商業正在開局,誰是最大的贏家?
四大領域受益
17年前的PC互聯網時代,電商成為非典疫情的受益者。如今,移動互聯網下,整個線上的細分領域都獲得了一次增長機會,而線下商業作為供給方也開始全面線上化,“線上營業”成為新的商業關鍵詞。
哪些領域正在成為贏家?必須要從春節開始分析,因為春節假期,是移動互聯網拉新和用戶增長的關鍵時刻。
來自第三方平臺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日活用戶增量最大的四個細分領域分別是短視頻、綜合資訊、在線視頻和微博社交。
短視頻主要是抖音、快手兩大巨頭,其中快手由于贊助了央視春晚,用戶增長更為突出,春節期間日活已突破3億;在線視頻主要是騰訊視頻、愛奇藝等長視頻網站。
通常來說,無論是贊助春晚還是春節期間做拉新,都會面臨留存以及節后新增用戶回落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旦搶完了紅包、度過了假期,很多用戶打開這些軟件的頻率可能會越來越少,甚至刪除軟件。
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幾乎所有國人閉門不出,復工時間也不斷推遲,拉長了整個在線產品的用戶增長周期,這在往年是沒有出現過的。
短視頻最走運
春節過后,主流移動互聯網平臺的用戶新增與留存情況到底如何?下面這張圖是DT財經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易觀千帆做的統計。
數據顯示,1月25日-2月13日,短視頻、在線視頻、綜合資訊和微博社交依舊保持了日活用戶的快速增長。
其中在日活用戶大于1億的平臺中,快手最為突出,日活增長達到了14.8%,騰訊視頻日活增長12.3%,騰訊新聞日活增長10.5%,新浪微博日活增長9.9%。
而在日活用戶1000萬-1億的行業平臺中,在線辦公、在線視頻、短視頻分列前三,其中釘釘日活增長26.4%,芒果TV增長23.4%,快手極速版增長19.7%。
這段時間,人們對信息、知識和宅家娛樂的需求暴漲。除了在騰訊新聞等資訊平臺上刷新聞,在百度和QQ瀏覽器上搜索,還要去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放松情緒。
在所有受益的平臺中,快手最為走運,春晚10億紅包的拉新獲得了延續和良好的留存環境,快手主站與快手極速版保持了雙增長。
直播成新的爆發點
疫情發生后,非接觸式商業或者“在線營業”成為互聯網公司與線下實體經濟共同思考的焦點。
如何實現四個在線化?線上辦公與在線直播,成為無論大企業還是小公司的共同選擇,釘釘、Zoom等成為遠程復工、遠程開會的載體。
釘釘在疫情期間的大規模普及,讓阿里巴巴有了更明顯的2B優勢。而由小學生引發的意外出圈,也讓釘釘成功打破了B和C的社交次元壁。
如果說過去的直播是展示才藝為主的秀場直播,如今已成為線下商業遷移到線上的新載體。
教育方面,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等紛紛通過線上直播課,擴大付費用戶規模,實現“在線營業”,就連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都親自入駐快手“開課”。
除了教育,文娛演藝行業也迅速借助直播實現了“在線營業”,短視頻平臺發起的云蹦迪、在線音樂會、直播綜藝迅速火爆。
第二波通過直播實現“在線營業”的是汽車、家居房產、零售百貨、餐飲等重線下的行業。
一汽大眾東北區域以矩陣賬號形式入駐快手,1000多位4S銷售的粉絲量猛增,其中一位1萬粉絲的主播月銷100多輛新車。借助直播,汽車企業實現了產品在線、客戶在線和員工在線,構建了新的互動與交易場景。
專家分析,移動直播與線上場景的結合正在大爆發,一方面是快手等平臺積累多年的直播技術強;另一方面是平臺的巨大流量,直播具有工具屬性,平臺又具有海量客戶。
應該說,今年春節,及時轉型“在線營業”的企業以及平臺方都風靡“疫”時,但最終誰能夠走得更遠,而非曇花“疫”現,還要看誰能抓住機會從而“疫”帆風順。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