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短期來看,由于復工、人員流動、物流的情況,5G建設進度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中長期來看,往數字化方向發展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作為經濟新動能,5G“新基建”正在邁入起航階段,2020年,產業鏈上的巨頭繼續加速前行。
3月9日,華為在國內發布了一系列5G最新產品,涵蓋了5GRAN、5G核心網、智能全光接入網和LiquidOTN光傳送、智能IP網絡、5G智能網優、5GPower2.0等各環節的解決方案。同時,包括廣電在內的四大運營商預計在2020年年底,將累計開通60萬座5G基站。
近日政策層面也頻繁輸出,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5G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各國必爭的堡壘,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4個國家和地區實現5G商用,部署3000多個應用實踐。而今年的疫情,也催生了更多5G業務需求,比如在家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
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疫情短期來看,由于復工、人員流動、物流的情況,5G建設進度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中長期來看,往數字化方向發展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中國5G領跑
一方面,以5G基建為首的中國七大“新基建”,是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據中國信通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認為,預計2020至2025年,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
另一方面,中國的5G建設處于全球第一梯隊。華為表示,中國有貢獻了全球超過50%以上的終端模組,國內三大運營商在超過4000個組織中推進5G相關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試點或商用。目前,全球超過50%的5G站點在中國,中國的5G網絡建設引領全球。
整體來看,國內的5G生態正在逐步建設中,雖然有資金方面的壓力,但是并不能阻擋加速的步伐。
具體來看,根據三大運營商的公布數據,截至目前國內開通的基站已經超過了15萬個,到2020年底,計劃將累計開通超過55萬個5G基站。再加上廣電,國內四家運營商的5G基站建設規模將達到60萬個。以此計算,當下運營商就已經完成了25%左右的任務。
其中,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5G基站數已經超過8萬個,5G套餐用戶數已達1000萬。中國移動計劃今年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個,3天前啟動了5G二期工程設備集采。
這意味著,今年中國移動的5G基站數將占據國內市場的一半左右,而聯通和電信則共同建網。
按照中國聯通的最新公布,截至2月20日,累計開通5G基站6.4萬個;三季度將迅速達到25萬個,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
浙江省的一位運營商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建站壓力更大了,疫情帶來一些影響,會帶來2個月左右的建設延遲,但是只要資源保障到位,建設不是問題。今年實際建設的5G基站數量會比公布的多,集團要求我們6月底就完成全年建設任務。”
對比來看,激進的韓國也在近日加大5G籌碼。據報道,3月5日,韓國為了對沖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振興下滑的經濟,決定追加2020年上半年5G投資。原先韓國三大運營商預計上半年投資約2.7萬億韓元,如今將2020年上半年投資增加到4萬億韓元。
華為更新5G產品
眼下,在5G產業中,作為設備商龍頭,華為就在暴風中心。根據DellOroGroup的數據,從2016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華為在全球通信設備領域的份額都超過25%,排名第一并逐年增長。
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基建領域在全球進行大規模應用,而華為5G的走向也牽動著全球產業鏈。
復雜的內外環境并未打亂華為的節奏。
一方面,華為持續在5G技術上進行更新。例如,最新發布的5GRAN(接入網)解決方案中就包含“全頻段、全場景、全業務”的產品和技術,華為方面介紹道,其中的MassiveMIMO(天線技術)為終端用戶提供Gbps體驗,獨家320W大功率配置提升網絡覆蓋能力,軟硬技術協同兌現極低能耗。
在核心網方面,華為表示,面向確定性網絡的5G核心網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智簡管理系統集成自動化和AI引擎實現多維動態網絡切片,通過MEC、5GLAN等關鍵技術打造聯接+計算平臺和移動專網,提供差異化網絡能力和確定性網絡體驗。
華為的5G技術有目共睹,5G產業也是華為的未來增長點,產業鏈從無線到手機均齊備。現在華為在國內市場實力毋庸置疑,在運營商的集采中,華為的份額占比也高。
另一方面,大家都十分關注華為5G海外市場。有業內人士指出擔憂:5G會不會出現兩方陣營?即美國和中國,這種割裂是黑天鵝。
楊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華為一直秉承開放和自主創新的原則,在不同的情況下,華為會自己找到出路。而華為和歐洲的運營商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系,大量的商用合同來自歐洲,并且也會經受住安全方面的考驗。
目前,華為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其中47個在歐洲,歐洲的訂單超過一半,今年英國、德國及歐盟的表態看,他們并沒有排除華為在當地進行5G建設,但是歐洲的國家還是保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不過,歐洲作為全球貿易的受益者,還是會注重在商言商,做生意更著重經濟向的考慮,比較的是誰的產品和服務更好、更優惠。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