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已經有超過30家內地及香港上市的房地產企業發布未經審計的1月銷售數據。整體來看,受到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半數房企銷售同比出現下滑。目前由于疫情仍在持續,預計房企2月份銷售仍難以樂觀。有分析師指出,若疫情能在2月得到有效控制,房企能夠在2月底前順利復工,全年銷售影響仍可控。
半數房企銷售下降
目前,房企龍頭企業座次基本穩定。碧桂園(02007)、恒大和萬科穩居前三強。融創、保利緊隨其后。萬科是前三強中1月份唯一實現銷售額上漲的,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33.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549.1億元,同比漲12.3%。就權益銷售而言,萬科成為首月銷售冠軍。融創是前五強中銷售下降幅度最大的,1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35.8萬平方米,同比降低14.7%,合同銷售金額186.3億元,同比下降22.2%。
去年表現較好的中小房企1月表現也不佳,有半數房企銷售同比下滑。目前僅寶龍地產(01238)和禹洲地產(01628)等個別房企保持了強勁增長,前述兩家房企1月銷售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4%和22.8%。
根據克而瑞、億翰智庫數據,百強房企1月銷售同比下滑12%,200強房企則下滑10.2%。瑞信最新報告稱,內地房地產市場1月出現大幅放緩,在300城市中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分別下跌45%、21%;在一二三線城市中,銷售額分別下跌2%、20%、31%。
春節假期和疫情是導致房企銷售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春節本有“返鄉置業”的行情,但由于疫情快速蔓延,多地發布通知建議關閉售樓處和房產中介機構。1月26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發布倡議書,為有效預防疫情蔓延,呼吁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暫時停止售樓處銷售活動,待疫情過后再行恢復。
大部分售樓處未開放
目前2月份已過了10天,大多數城市的售樓處仍在關閉之中。2月10日是多地節后復工首日,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房企對售樓處開放仍持謹慎狀態。
以北京為例,此前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號召會員企業開放售樓處不早于2月10日。一位大型央企系房企置業顧問對記者表示,公司原計劃在2月春節假期后開放售樓處,但考慮到目前疫情防控情況,已經將售樓處開放時間推遲至3月中旬。
某房企順義項目售樓處宣布已經于2月10日開放,但樣板間并未開放。該項目銷售表示,為避免人群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非必要情況,請每戶派一人前來并提前撥打售樓處熱線進行預約,銷售人員將進行接待時間排布。同時要求購房者進入案場時佩戴口罩,要求銷售提前準備好資料,減少接觸時間。據這位銷售介紹,盡管售樓處已經開放,但在目前的防控形勢下,很少有客戶過來看房。
為對沖銷售下滑風險,多家房企紛紛開始網上賣房。前述銷售對記者表示,售樓處關閉期間,銷售人員都將在線上服務,客戶可根據小程序服務VR看房。
2月6日,中國房協發布文件稱,建議停止容易引起人流聚集的商品房售樓處銷售,開通商品房線上售樓平臺,運用互聯網線上工具為購房人提供必要的置業服務。
盡管線上看房如火如荼,但是實際效果的確有限。多家房企人士均對記者表示,線上銷售的效果并不明顯,一方面是因為房地產是大額交易,線上大多是詢價,實際上還是要線下實地體驗。另一方面是疫情也會對購房者心態產生影響。目前疫情尚未結束,不少家庭會傾向于將購房計劃放到疫情得到控制之后。
東北證券分析師指出,若疫情能在2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房企能夠在2月底前順利復工,全年銷售影響仍可控。
企業資金壓力大
房地產是高杠桿和高負債企業,現金流至關重要。受疫情防控影響,房企銷售、施工等環節處于“休克”之中,企業無法從銷售中獲得現金流。一些負債率高企、短期內償債壓力較大的公司,或將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因此加緊融資和期待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是房企人士最為期待的。
多地網簽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不乏一手房網簽個位數的城市。
有房企人士指出,房企融資受限,銷售回款是現金重要來源。目前房企銷售受阻,同時施工尚未復工,對企業現金流造成很大的壓力。
2020年預計房企償債壓力仍大。據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統計,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億元的債券到期,相比2019年到期債券增長了43%。其中,1月、7月和11月均為償債的高峰,分別需要償債616億元、615億元及662億元。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銷售停滯,對房企影響最大的還是現金流。若沒有銷售回款,房企面臨的現金流壓力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面趨緊疊加兼并收購潮來襲,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龍頭房企則加緊融資,盡管融資成本有所提升。恒大在1月16日和21日分別宣布進行四筆美元債融資,籌備發行60億美元債券,利率水平均在11.5%至12%。碧桂園在1月宣布發行兩筆美元票據,發行金額達85.38億美元,擬用于償還到期或回售公司債券。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