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隨著多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級,家中慢病患者配藥難的聲音逐日增多。為此,國家采取多種措施保證百姓用藥需求。
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及藥品配送服務,降低其他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
針對這一情況,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開通線上問診、開方等措施,保障患者用藥。據記者了解,2月6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在淘寶App上線“買藥不出門”服務,通過線上問診開方、藥品配送到家的互聯網就醫方式,讓慢病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安心買到所需要的藥品。
“中老年本身抵抗力較年輕人弱,尤其是糖尿病等基礎病類的慢性病患者,一旦出現交叉感染,風險更大。我們了解到,越來越多的慢病患者面臨‘配藥難’的情況,如何依托互聯網技術幫助到這一群體,是我們推出這一服務的出發點。”阿里健康“買藥不出門”項目負責人劉恒浩說。
“在特殊時期,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價值和優勢得到凸顯。”一位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
慢病需求成為特殊時期“痛點”
數據顯示,我國的慢病患者數量已經超過3億人。為更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來越多的城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但對于定期需要去醫院開藥的慢病患者來說,一方面要減少醫療機構就診的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另一方面是出行不便,家中的慢病藥品逐漸出現斷檔。
“父母的日常用藥就快斷了,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太發愁了。”“如何安全地去醫院取藥?或者能不能線上問診買藥?”“藥算了算只夠吃一周,無法按照原計劃復診怎么辦?”
當這些人群去醫院和社康中心取藥時,就有增加感染風險的可能,不利于疫情防控。
這一現象顯然也為政府部門所關注到。
2月6日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包括強化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規范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基礎和安全保障等五個方面內容。《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助力疫情阻擊戰,減少線下診療壓力和交叉感染風險,減輕基層統計填報負擔,對疫情發展進行高效跟蹤、篩查、預測,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優化醫療保障經辦服務推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積極支持“長處方”,實現“便民辦”,要求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出臺相應便民舉措。疫情期間,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后,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互聯網醫療問診量不斷提升
據記者梳理,為適應市場需求,從目前公布的信息,多地已經開通互聯網線上問診,此外,阿里健康、百度、微醫、平安好醫生等開設了在線問診。
如今,面對不斷增長的慢病患者需求,阿里健康又推出了“買藥不出門”服務。阿里健康介紹,有配藥需求的用戶打開手機淘寶,在首頁搜索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幾種常見慢性疾病藥品名稱,或在手機淘寶檢索“買藥不出門”或“配藥不出門”,便能找到相關服務頁面。
阿里健康公司人士介紹,慢病患者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病情提交用藥需求,經過互聯網醫師復診開方、藥師審核處方等多道流程后,再行安排物流配送。同時,借助“碼上放心”掃碼驗證等技術,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據了解,目前阿里健康所供應的藥品品類既覆蓋心腦血管、呼吸、肝膽、痛風、糖尿病等主流慢性疾病領域,也包含五官、皮膚、婦科、風濕骨科等領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常見病、慢病患者的線上問診配藥場景。
除了阿里健康外,記者了解到,為方便慢病患者不出門也能看病,1藥網互聯網醫院已面向全國慢性病患者開放免費續方+送藥上門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殊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在線問診量不斷提升。記者獲悉,截至1月30日12:00,阿里健康于手機淘寶、支付寶上搭建的在線義診活動頁面,累積訪問用戶數已破280萬。1藥網互聯網醫院從早8時到晚22時開展線上問診,日問診量已突破一萬人次。
(編輯 上官夢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