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手機新機型不斷增多,5G手機出貨量也大幅增長。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10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環比增長401.81%。
業內人士認為,5G手機放量在即,預計明年將迎來第一波5G手機換機潮,手機出貨量保持高景氣,消費電子行業旺季可期。
出貨大增
11月18日中國信通院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10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596.9萬部,同比下降6.7%,環比下降0.7%,其中2G手機125.5萬部、4G手機3222萬部、5G手機249.4萬部。2019年1-10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23億部,同比下降5.8%,其中2G手機1320.1萬部、3G手機5.8萬部、4G手機3.07億部,5G手機328.1萬部。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9月份國內5G手機出貨量為49.7萬部,10月份5G手機出貨量為249.4萬部,環比增長401.81%。此外,8月份5G手機出貨量為21.9萬部,9月份環比上漲126.94%。安信證券認為,5G手機出貨量在大幅上升,5G手機市場未來可期。
中金公司指出,5G手機上市正在為智能手機新機型注入新動力。數據顯示,10月份上市新機型49款,同比增長2.1%,其中4G手機31款,5G手機2款。今年1-10月,5G手機上市機型已達20款。
光大證券(06178)認為,華為Mate30系列是全球首款搭載5GSoC的手機,同時在射頻、電源、光學、外觀設計等多方面具有眾多創新,有望引領5G換機潮流,相關供應鏈公司將會受益。
近期還將有5G手機陸續發布。11月26日榮耀首款5G手機V30系列將正式發布。此外,手機廠商OPPO宣布,OPPO將于12月發布高通雙模5G手機,為用戶帶來更完善的5G體驗,加速5G普及。
11月7日,vivo聯合三星召開了Exynos980雙模5GAI芯片溝通會。中信建投證券(06066)認為,vivo積極開展5G技術研發,在除華為以外的安卓廠商中走在前列,將進一步豐富消費者選擇,推動5G終端滲透率提升。
放量在即
據中信證券(06030)測算,2019年國內5G手機出貨量在百萬量級,2020年有望提升至1億部左右,全球可達2億-3億部。
早在今年10月11日,中國聯通(00762)終端與渠道支撐中心副總經理陳豐偉表示,預計明年5G手機終端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將超過26%,達到1億臺。在5G手機價格上,預計到今年年底價格會達到3000元至3500元,明年一季度價格會達到2000元至2500元,明年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千元機。
“明年將迎來5G手機的第一波換機潮。各大手機品牌都會推出更多價格更優惠的5G手機。”11月14日長盈精密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
最近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稱,在5G終端的問題上,小米會全力推動5G手機的研發和推廣。2020年上半年,小米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機將會全部是5G手機,預計2020年會推出至少10款5G手機。
“今年三季度5G手機銷量開始放量,預計2020年、2021年正式迎來手機換機潮。”申港證券認為。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手機行業即將面臨新一輪需求增長以及更加激烈的競爭,各廠商在5G手機芯片等技術上的角逐也愈加激烈。智能手機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內部組件的結構也將有所變化,未來更多的國產半導體廠商將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安信證券指出,5G手機放量在即,基站建設也步入正軌,消費電子上下游均將因此受益。手機出貨量保持高景氣,利好零部件和組裝龍頭。
旺季可期
消費電子行業逐漸回暖也吸引了機構投資者關注。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精測電子、信維通信、水晶光電等公司均獲得50家以上機構前來調研,其中,有233家機構前去歌爾股份調研。此外,工業富聯、大族激光、長盈精密等公司均獲得10家以上機構調研。
長盈精密表示,5G手機上連接器和屏蔽件的數量會有大的增長,連接器、屏蔽件等內構件是公司多年來的主營產品,在客戶上和技術上都有非常好的積累。
長城國瑞證券認為,5G手機已成為智能手機行業扭轉頹勢的重要助力之一,5G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由5G換機潮帶來的消費電子旺季可期。
“公司已經為部分5G手機提供了內構件、外觀件。往年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手機市場處于淡季,但今年沒有這個情況,預計春節期間也會繼續忙碌,用工需求較大。”長盈精密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
信維通信表示,目前公司的消費電子射頻連接器產品已開始向部分客戶供貨,預計未來會有較好的業務發展空間。隨著5G時代的到來,天線的數量及價值量均會有所提升,公司也密切配合各大移動終端廠商的5G手機研發,提供天線等射頻零部件。
安潔科技稱,公司圍繞5G通訊領域積極布局,在軟磁材料、屏蔽材料、5G陶瓷濾波器等方面投入,大力加強公司在屏蔽產品、無線充電、5G通訊產品上的技術優勢,作為公司長期發展的成長動力。
工業富聯也預測,5G相關產品陸續在三季度開始小批量出貨,預計出貨量將會逐季上升。公司的云、網、智能制造等業務均受益于5G時代帶來的設備轉型升級需求。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