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字化”已成為數字經濟新階段的重要主題,新模式、新業態、新理念正在形成,并逐漸演變成全球產業數字化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圍繞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模式和路徑等關鍵內容,如何充分體現“融合發展”,即充分展示數字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跨行業企業間的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為行業、企業提供廣泛的借鑒和啟發,是業界的一項重要議題。
政商學等各界人士對產業數字化相關議題進行了充分、開放、深入的探討。三組關鍵詞是解開產業數字化密碼的鑰匙,它們是認知與共建、轉型與創新、挑戰與重塑。
認知與共建
在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國家領導人強調,中國高度重視智能產業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創智能時代,共享智能成果。
眾所周知,在數字時代,認知沖擊非常大。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陳春花表示,傳統企業要在產業互聯網的助力下實現轉型,提升數字競爭力,首先要實現認知上的轉變。如果產業自己的認知能力不提升,那么產業互聯網和技術賦能以及數字化很難嫁接進去。
陳春花曾提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六個關鍵認知”:一是一切正轉化為數據,二是聯接比擁有更重要,三是可信與開放協同是關鍵,四是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五是顧客主義,六是長期主義。
共同發展數字經濟,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國務院國資委相關領導指出,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為新基礎設施的作用,發揮數據、信息、知識作為新生產要素的作用,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要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認知是前提,共建是實踐。
近兩年,京東數科開始利用數字科技去做實體產業的數字化和城市公共服務的數字化,并一直主張做一個“共建者”的角色。
所謂“共建者”,據京東數科CEO陳生強解釋,即京東數科不是自己去做一個新的產業去與既有產業競爭,而是把京東數科所積累的數字科技能力跟產業方多年積累起來的行業經驗和規律融合起來,共同去做數字化的轉型和升級。
舉例來說,京東數科借助數字科技,攜手全國近30家國有、股份制及區域性銀行,實現了全鏈條信用卡數字化運營服務,從服務全國性銀行的“小白卡”到服務地方銀行的“京東金融聯名卡”,再到即將發布的“菁卡聯盟卡”。截至今年9月,服務區域性銀行的“京東金融聯名卡”發卡量超100萬,服務全國性銀行的“小白卡”發卡量達1000萬。
轉型與創新
據預測,在2018-2022年,全球數字經濟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6%。到2022年,全球數字化GDP將達到46萬億美元,占經濟總量的46%。而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從2019到2021年,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直接投資將達到5。5萬億美元。
IDC認為,在當前狀況下,數字化轉型是找到商機的唯一之路,數字技術會重新定義產業和行業,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會成為主流,供應鏈和中介重構會使效率倍增,生態系統會促進企業創造新價值,最后,人才爭奪和未來工作會愈演愈烈。
轉型成功的背后是創新,是全方位的創新。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以創新的思維和觀念,不斷革新管理模式,精準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必將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推進管理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推動企業組織變革和流程再造,打造信息系統集成、數據共享、協同高效的經營管理平臺,實現管理的精準化和高效化,將為企業塑造新優勢、培育新的增長點。
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原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劍也強調,基于過去十年推動兩化融合的合作,越來越深刻理解到現在企業在推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更容易做的是引進或者推動技術創新和工具創新。
而從實踐層面看,轉型和創新的成功離不開數據要素。
整個中國經濟、包括全球經濟,都在經歷從一個增量經濟走向存量經濟的階段。當經濟走入到這種狀態的時候,所有的產業都需要效率,效率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就變得更加重要。而產業數字化核心本就是去解決企業的效率問題。
挑戰與重塑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到2023年,中國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全棧自主可控云計算平臺將成為政府和大企業的主流IT基礎設施,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上云是常態,不上云是例外”。《白皮書》指出,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中國云計算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政府等領域。但近年來,各行業的數據量激增,更多領域開始利用云計算技術挖掘數據價值。
在以“上云”為代表的數字化背景下,產業經濟如何面對挑戰呢?這是一個大家必須面對的議題。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中國企業的生態系統將發生劇烈的擾動和歷史性的躍遷,只有那些敢于直面挑戰,應時而變,把握時代脈搏的企業家,才可能戰勝暴風驟雨,走進新的藍海。
不僅要有面對挑戰的勇氣,還需要實現行業生態重塑的路徑。
在農業養殖領域,京東數科構把獨創的養殖巡檢機器人、飼喂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串在一起,建了一整套的智能化技術,通過豬臉識別、聲紋識別、視覺估重等技術,可以幫助傳統養殖企業構筑一個智能化的養豬場,實現了養殖場內實時監測、精準飼喂、智能環控等日常功能。目前,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已經落地在位于吉林省長白山的兩個養殖園區,已經在100多棟山黑豬豬舍進行部署。
作為產業數字化共建者,京東數科一直以開放共建的心態,讓數字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以謙虛的姿態,向更深更遠的產業場景發出邀請;以不斷探索的精神,持續為產業數字升級提供科技動力。陳生強表示,京東數科希望能夠與各行各業一起,共同打造一個開放、智聯、有溫度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數字化新生態。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