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左永剛
“文化金融未來發展中需要突破三大領域,文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金融機構專營化、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設。”6月7日,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金巍表示。
當日,《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8)》發布暨文化金融規范與創新研討會在北京舉辦。金巍在研討會上就《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8)》的主要內容并對2017年我國文化金融發展做了介紹,提出了上述研究結果。
金巍表示,去年,我們在藍皮書中總報告中對國內外文化金融研究進行了文獻整理和理論視野分析,對文化金融命題進行了邏輯推演和學理分析,提出了矩陣式的文化金融研究分析框架,提出了文化金融研究的基本范式和基本觀點。今年的藍皮書,我們基本延續了去年的研究框架,但也有一些改進,如將互聯網文化金融從工具視角改為與金融基礎設施并列的基礎范疇,將版權與文化資源作為文化金融行業特色視角的基礎范疇等。
藍皮書總體上分為總報告、工具篇、行業篇和專題篇四大部分,11章,約30萬字。對文化金融發展的總體判斷和主要思想體現在總報告中,有如下的總體結論:
第一,文化金融發展開啟了新時代。2017年是我國金融宏觀政策環境發生巨變的一年。從2017年兩會上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到黨的十九大,以金融監管趨嚴為特征的金融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在這種態勢下,2017年的文化金融實踐整體上特征是”調整中發展、規范中突破“。在政策層面,國家繼續支持發展文化金融;各地政府在延續與深化既有文化金融政策,既有政策執行上的深入,也有新的地方性文化金融政策出臺。
第二,文化金融變革與創新有了新的起點。基于2017年文化金融發展的趨勢分析,我們認為文化金融發展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關口,或者說又有了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起點上,文化金融變革會有新的內容,戰略視野也大有不同。我們在總報告中提出了“文化金融未來發展中需要突破的三大領域”并進行了探討,包括:文化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文化金融機構專營化、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設。這三個領域的重要性由來已久,但在2017年度尤其凸顯出來。我們跳出文化金融的范疇,在戰略視野上,就“與文化金融相關的三大戰略性重大命題”進行了分析和梳理,包括:文化產業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系、文化產業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文化產業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判斷的關系。
金巍表示,我們在工具篇對文化金融的各個領域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包括銀行信貸、信托融資、融資租賃、債券等在內的債權類文化金融市場部分,總體上平穩,也有一些創新,但一些領域有所收縮,這與總體金融環境的變化有關。各類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基金及多層次資本市場構成了文化產業的股權類金融市場,這部分已經成為文化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資金流入量也比較大。2017年我國文化產業通過上市后再融資(以定增為主)、私募股權、上市首發融資、新三板、眾籌等渠道流入的資金分別為1397.43億元、1011.14億元、290.18億元、173.31億元和11.04億元。在風險管理類文化金融方面,到2017年,我國保險業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已開始顯現,中保財險等機構在文化保險上有新的亮點和突破。
金巍表示,在行業篇的分報告里,我們從文化產業和行業分業的視角上,我們選擇電影、藝術品、版權、傳媒、文化創意與設計、文化旅游等行業對文化金融發展做了分析。例如在電影金融方面,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約87億美元),同比增長13.45%,經歷了2015-2016年的激烈碰撞之后,電影與金融在2017年開始逐步轉為良性互動;藝術品金融方面,201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比較起2016年稍有回暖,以拍賣為代表的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中的藝博會交易規模有顯著提高等。在分業方面,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一會兒還有其他專家可以給大家介紹。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