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為進一步探索汽車軟件未來的發展路徑,11月7日—8日,2024中國汽車軟件大會在上海嘉定舉行。本屆大會以“軟件智領未來 融合共創生態”為主題,圍繞智能汽車領域人工智能前沿技術、高級別自動駕駛、全球化出海浪潮、多模態智能座艙、低空飛行器場景應用等軟硬融合一體化以及跨行業協同發展等重點議題凝聚智慧力量,共商發展大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目前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走向軟硬件融合發展的新時代,建議企業發揮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強軟件自主研發,實現安全可控。此外,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以及軟件生態企業也需要聯合起來,加快標準體系建設。付炳鋒進一步表示,期望汽車軟件行業形成開源文化,攜手構筑一個開放、開源、共享、協同的汽車基礎軟件生態,推動產業的長遠發展。
“汽車+AI”智域協同創新生態平臺發布
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引發新一輪智能化變革,從語音語義感知交互到復雜的深度機器學習,AI正在成為賦能千行百業、推動新型數字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其發展趨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
上海市嘉定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陸祖芳表示,新時代賦予汽車產業轉型新的使命,在新賽道上更需要生態伙伴們攜手共創共建,共同開啟智能化的新征程。嘉定將持續打造更好的產業生態和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努力拉長產業鏈、突破創新鏈、開放資源鏈、提升價值鏈、優化服務鏈,為智能汽車軟件產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全力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汽車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汽車無疑是AI技術深度融合最為重要的智能終端,AI技術重塑著汽車設計、制造、運維全產業鏈條。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認為,在進入AI高速發展時代的當下,AI技術目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及挑戰,例如在數據獲取和處理能力方面,AI技術所需要大量數據的獲取和處理仍然存在瓶頸,尤其是高質量的標注數據;在復雜場景的適應性方面,車路云AI技術需要適應各種復雜的交通場景和天氣變化,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雨雪霧天等,這對AI技術的適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法律法規和倫理問題方面,AI技術的應用仍面臨隱私保護、數據安全、自動駕駛的責任歸屬等問題亟待妥善解決。
何積豐建議,下一步需著力推進深度學習、聯邦學習和可解釋AI三方面的技術工作。同時,為構建一個匯聚行業智慧、促進技術創新的全新平臺,“汽車+AI”智域協同創新生態平臺正式發布,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高效轉化。
特斯拉、蔚來等車企首批獲得汽車隱私保護標識
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戶隱私保護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規范汽車數據處理活動,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五部委聯合發布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對汽車行業提出了數據安全要求。
特斯拉成為首批通過測評并獲得標識授權的車企。同時獲獎的車企還有比亞迪、理想、蔚來、哪吒和路特斯等汽車品牌。
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已逐步融入汽車產業鏈各個環節,成為汽車行業的重要戰略資源。當前,歐盟、美國、日韓等都在積極探索數據的經濟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平衡治理,各國的實踐表明,數據空間已經成為構建數據共享信任機制,推動數據有序流通的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2024年10月,國家數據局發布《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重點培育行業可信數據空間。
為解決汽車行業數據的供給、流通、應用等諸多問題。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信通院、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長城、蔚來、理想、小鵬、北理新源、眾鏈科技等,共同啟動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工作,旨在共同構建可信可管、互聯互通、價值共創的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
“數據要素已成為國家公有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汽車產業進入汽車大數據的時代,數據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載體,是孕育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前沿陣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認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如數據安全、數據準確、數據孤島、數據共享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我們重視數據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的作用,加強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
(編輯 喬川川)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