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
近日,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版規劃”)。
茂典資產投研部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新能源汽車大國,占全球市場的50%以上,但由于技術標準不統一、新能源汽車市場起步時間不長,市場上產品質量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新版規劃的出臺就是為推動中國從新能源汽車大國到新能源汽車強國的發展。
根據新版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將達到25%左右,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中汽協對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測為140萬輛,而根據新版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擴大至每年500萬輛-600萬輛,是當今規模的4倍左右。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經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后,雖然取得了不少的進步,但仍處于初級階段,而且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客戶的體驗和售后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且未來幾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也將直面國產特斯拉的市場爭奪挑戰。
機構看好產業鏈 上下游細分領域龍頭
新版規劃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出了頂層設計,還對產業鏈上下游細分領域進行了周密的規劃。
對此,茂典資產投研部負責人分析認為,新版規劃出臺,或將為汽車產業帶來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重構,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整個汽車產業都將在未來面臨更加開放的市場考驗。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汽車廠商來說,未來的容錯空間更小,品牌淘汰在所難免。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廠商所面臨的沖擊可能反而不大,這個市場遠未進入成熟期,無論是自主還是國際品牌都仍在摸索。做出好車、‘國際車’是新能源汽車廠商未來競爭的重點。”該負責人補充道。
純達基金研究部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推廣使用將提供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為城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還能推進下游行業的轉型,帶動一大批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經濟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機構投資者,他們也從此次新版規劃中覓得了許多投資機會。該負責人表示,從電動車制造的角度來看,電池、電機、電控是三大核心領域,其余環節與傳統整車差別不大,這些領域的智能制造滲透率已經較高,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精細化、無人化。
“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受益于國家補貼政策,構建了完善的供應鏈,并且在電池、電池材料等上、中游領域具備全球影響力,部分廠商成為海外品牌的供應商,這些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將顯著受益于行業發展。”上述純達基金研究部負責人分析道。
未來新能源汽車 將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新版規劃還提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與能源、交通以及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式發展,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
對此,純達基金研究部負責人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還在持續推進中,未來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隨著產業融合的不斷推進,益處主要體現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向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需要。隨著產業融合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能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取得明顯的節能和環保效益。電動汽車產業化和運營商業化的發展,也為發展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電池和材料產業以及電力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發展機會。
其次,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內容,新能源汽車將帶來電力系統的一場革命。電力系統的發、輸、配、售、用以及調度等各個環節將會形成有效的互動,成為一個智能化的有機整體,從而極大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規劃還提出,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新能源汽車良好使用環境,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協同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對此,純達基金研究部負責人分析認為,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對于充電樁的建設而言,可以由政府引導,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來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整車企業開展商業合作,實現充電樁和車企之間的共同發展,車企提高車輛的充電技術,而充電樁企業可以研發充電更加高效充電時間更快的充電樁。
“對于充電樁企業來說,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是當務之急,根據數據顯示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不足15%,另一方面要支持創新充換電的商業模式,并加強公共樁、個人樁的入網和互聯互通。”該負責人分析道。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