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海運業徹底火了一把,供需不平衡、缺箱缺艙、港口擁堵的問題頻頻發生。
今年海運業的火爆行情將價格推上了高峰。部分國際貨運代理將中美航線的運價喊到20000美元;原本一個集裝箱到德國的運價為3000美元,今年最高漲到14000美元;巴西航線更是出現10倍漲幅。9月8日,中國、美國和歐盟的海事監管機構召開全球航運監管峰會,全球多家航運公司紛紛響應不漲價。
除海運價格飆升,港口擁堵更加嚴重,3月份蘇伊士運河堵塞,5月份鹽田港嚴重擁堵,8月份寧波港梅山碼頭因疫情關閉兩周,12月13日,在美國洛杉磯港及附近的長灘港周邊排隊等待進港的貨船多達101艘,創下了歷史新高。港口擁堵的背后暴露出人工不足的短板。
缺箱缺艙更成為海運業的難題,集裝箱企業開始擴產,船企紛紛下單訂新船。數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全球共成交新船訂單1.1億載重噸,同比增長156.1%。同時引發業內人士對新增運力是否引起產能過剩的憂慮。一家航運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訂船是基于船舶更新換代的考慮,在新船交付后,會有舊船被淘汰。
難題是否無解?2月份,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大大提升了港口的裝卸效率。據10月份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排行榜顯示,全球前10名港口中,有6個是中國的港口。
站在產業鏈角度看,數字化轉型是港口升級的必然選擇,海運、港口及陸地運輸信息化共享,數據流、信息流、資金流貫穿始終,減少人工、降低成本、提供更高效的一條龍服務。通過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來提升效率。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