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超發貨幣引發了連鎖效應,近期,國內黑色系商品延續漲勢,熱卷、螺紋、鐵礦、焦煤、動力煤也刷新歷史高位紀錄。
今年以來,國際商品市場整體呈現出較強走勢,尤其是二季度以來,黃金、原油和倫銅等多個國際商品不斷創出階段性新高。
比如,紐約商業交易所原油主力合約在一季度末創出了近68美元/桶的階段性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主力合約也在年內整體維持高點,目前持穩于1800美元/盎司關口上方。
同樣表現強勁的還有多個商品品種,倫銅金屬交易所的銅期貨。倫銅主力合約2月底攀升至9600美元上方,二季度以來依然保持著上漲態勢,一度站上1萬美元高點。
在國際農產品期貨方面,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玉米、豆粕和豆油,以及歐洲商業交易所的棉花和白糖等期貨品種,也相繼呈現上漲趨勢,并不同程度的創出階段性新高。
在內外盤聯動影響下,國內商品市場也表現出震蕩偏強走勢。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能源國際原油主力合約自年初以來由每桶340元漲至目前的420元,漲幅達到23%;上期所滬銅主力2106合約年初期價維持在每噸61000元,目前維持在76000元。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導致商品牛市的主要因素在于國際市場貨幣超發、全球通脹預期等。當前,海外疫情形勢復雜多變,這將進一步降低市場對于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同時,宏觀數據相對支撐大宗商品走勢。摩根大通最新發布的4月份全球制造業PMI數據創2011年3月份以來新高,而美國4月份PMI數據顯示,商品庫存指數降至歷史低位,下游補庫需求較強也刺激了海外商品價格。
大宗商品現貨期貨瘋漲,國內生產企業怎么辦?輸入性通脹還會持續多久?
央行表示,對我國而言,國外通脹走高的輸入性影響主要體現在工業品價格,疊加去年低基數的影響,可能在今年二季度、三季度階段性推高我國PPI漲幅。我國是大宗商品主要進口國,從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看,影響PPI的主要是原油、鐵礦石和銅,其中原油的下游產業鏈較長,還會影響化工品等價格,對PPI影響最大。
具體到對我國消費者物價的影響上,央行認為,近年來我國PPI向CPI的傳導關系明顯減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起伏波動對我國CPI走勢的影響也相應較低。加之國內生豬供給已基本恢復,豬肉價格總體趨于下降,糧食連續多年豐收、農產品自給率總體較高,初步預計今年CPI漲幅較為溫和,受外部因素影響總體可控,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事實上,我國作為大型經濟體,若無內需趨熱相疊加,僅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并不容易引發明顯的輸入性通脹。
央行表示,綜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階段性推升我國PPI,但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預測,二季度末全球經濟將由強勁復蘇逐步回歸常態,貨幣政策亦有可能轉向,故二季度末大宗商品面臨回調之勢。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