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今年以來,為應對“打新潮”“萬人搖”“二手房跳價”“法拍房升溫”等樓市現(xiàn)狀,應接不暇的熱點城市樓市調控政策相繼落地。截至目前,多地陸續(xù)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已累計超過百次。從具體內容看,限購升級、增加用地供應、加強房貸管理、打擊市場亂象等成為關鍵詞。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樓市調控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房住不炒”、讓房子回歸本身的居住功能。
今年以來,多地樓市調控政策不僅層層加碼,其方向也由一線城市向二線、三線城市延伸。比如,4月5日,合肥市出臺深化住房限購的樓市新政。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限購是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中較為常用的交易限制措施,在房地產市場運行中起到“減速帶”作用,快速扭轉部分過熱地區(qū)的市場預期,有效抑制投機投資購房需求,同時又能起到保護首套剛需購房群體的作用。
此外,限購的覆蓋面擴圍,即限購類型從新房向二手房以及法拍房等的擴圍,也堵住了之前的政策漏洞,以保持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調控趨勢。
其次,為有效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為樓市降溫,加大住宅用地的供應力度也成為多地樓市調控政策的措施。
談及其對樓市降溫的意義,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供給與需求決定價格,樓市調控要穩(wěn)定房價,就要同步從供給與需求兩端著手,促進供需平衡。雖能通過階段性抑制需求來引導房價,但需求往往不會消失而只是延后集中釋放,屆時可能造成房價的快速拉升。因此,一方面需要通過貨幣政策與樓市調控的結合來限制投機性購房,突出房屋的居住屬性;另一方面,要積極增加土地供給,滿足合理的居住需求。只有供需兩端共同發(fā)力,才能促進樓市供需結構的持續(xù)改善。
還有,在房住不炒的要求下,涉房貸款嚴監(jiān)管仍在繼續(xù)。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后,包括合肥、西安等地也發(fā)文加強房地產貸款管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shù)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房地產市場總原則是防止杠桿過高,以金融審慎的態(tài)度未雨綢繆,防止房地產周期性價格波動對金融體系造成沖擊。而消費貸、經營貸等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和中國經濟發(fā)展大方向不符,會進一步以高杠桿助推房地產泡沫。尤其是經營貸,當前國家鼓勵企業(yè)經營對經營貸實施利率優(yōu)惠,如果資金通過低利率經營貸流入樓市,違背了國家通過經營貸發(fā)展實體產業(yè)的初衷。而加強房貸管理可以在現(xiàn)階段穩(wěn)定樓市預期,防止杠桿過度,將房地產價格限定在合理區(qū)間,實現(xiàn)金融審慎。
此外,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對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松勁,對房地產市場亂象重拳出擊,“打擊市場亂象”“規(guī)范市場秩序”也已成為多地樓市調控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各類亂象長期存在,多地出臺措施規(guī)范市場秩序,進一步體現(xiàn)了對房地產市場堅決嚴格調控的政策導向,有助于更加徹底地落實‘房住不炒’政策,提升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效果。這些舉措若嚴格落地,將壓降部分非剛需的購房需求,壓制房價,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wěn)合理運行。”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yè)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fā)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yè)以技術創(chuàng)...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yè)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fā)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xiàn)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